袁隆平|有人说袁隆平没有什么贡献,没能喂饱中国人的肚子?纯属胡说八道( 二 )


科学的真理之路是一道藏在山腰的小径 , 它藏在千千万万条看起来貌似可以上山的路径之中 。
许多人光站在山脚下就害怕了 , 他们望着巍峨的高山 , 大声嚎叫:“这么高的山 , 谁能爬上去啊 , 不可能的 , 不可能的 。”不但如此 , 他们还会拖拽旁边的攀登者 , 让他们远离这座大山 。
一小部分攀登者 , 突破了重重阻碍 , 他们选择了一条看起来可以到达山巅的道路 , 或盘旋崎岖 , 或曲径幽深 , 或宽敞明亮 , 他们无一不是天纵之才、无一不是惊才艳艳 , 但可惜的是 , 绝大部分人走到头 , 头发都花白了 , 才发现自己走的原来是条死路 , 只剩一声叹息 。
科学研究就是同上帝掷骰子 , 看你能否猜到他的点数 。
袁隆平此时刚刚开始攀登 , 在数位我国农学大家的帮助下 , 袁隆平重拾孟德尔杂交理论 , 他开始走向了山腰 。
袁隆平|有人说袁隆平没有什么贡献,没能喂饱中国人的肚子?纯属胡说八道
文章图片

如果说 , 在1959年之前的袁隆平做研究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 那见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他 , 仿佛脱胎换骨 。
种种原因导致的大饥荒蔓延开来 , 市民疯狂涌向农村寻找一些吃的 , 可农村里的粮食也不够了 , 某些重灾区饿死了不少人 。
袁隆平也被这场“大饥荒”所席卷 , 西方神话中有个名词叫“天启四骑士”分别是饥荒、大旱、瘟疫、死亡 。饥荒永远是第一个出场 , 死亡则是最后出现 。
榆树叶、观音土 , 重灾区的地方连这两样东西都消耗殆尽 。当时人发明了两蒸饭 , 一小杯米蒸两次能出一大锅饭 , 事实上吃到肚子里去 , 没有一点热量 , 只不过是看着多罢了 。
袁老晚年回忆:
“刚刚吃完饭 , 肚子又饿了 , 一天到晚就想吃饭 。有时候用糠来替代 , 越吃越饿 。根本吃不饱 , 双脚松软无力 。冬天到了晚上 , 睡觉烤火把脚烤热了以后 , 放到被窝里面 , 又是冰凉的 , 到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冰凉的 。没饭吃身体就没有能量 。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
从此袁隆平立下大志:“用毕生让中国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有人说袁隆平没有什么贡献,没能喂饱中国人的肚子?纯属胡说八道
文章图片

提高粮食产量需要方方面面的提高 , 农药、水利、农技、农具等等方面 , 而对袁隆平来说他要培育出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 。
1960年7月 , 他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稻株 , 饱满的颗粒压低了麦穗的身子 , 这颗稻株给了他莫大鼓励 , 他大胆推测 , 这就是“天然杂交水稻” , 他把这颗水稻的种子埋在了土里 。
大家在初中时就曾学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 简而言之 , 通过一代代杂交 , 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植株优势 , 同时避免一部分缺陷 。
但水稻本身雌雄同株 , 无法杂交 , 如果人为的一颗颗去除雄蕊的话 , 没有任何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 因此 , 在当时 , 世界主流看法非常一致——水稻绝对不可能杂交育种 。
在发现这株水稻之前的袁隆平似乎走到了尽头 , 堵在他面前的悬崖峭壁告诉他:“你走错了 , 不然下山、不然回头 , 没有第三种可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