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二 )


王益孙受了段芝贵的委托 , 就去赎买杨翠喜 。戏园的老板也不是傻子 , 知道王益孙来赎买 , 幕后必有大金主 , 所以漫天要价 , 最后成交价高达12000两白银 。
赎身后的杨翠喜 , 被段芝贵又花了大价钱精心打扮装饰之后 , 在1907年的3月 , 以为载振父亲奕劻祝寿的名义 , 送到了北京——送给奕劻的 , 是段芝贵向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借的10万两白银礼金 , 而杨翠喜 , 当然是献给载振的 。
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文章图片

奕劻 , 以贪财著名
1907年4月20日 , 投桃报李的时候到了 。
新设立的东三省巡抚名单公布 , 其中黑龙江省新任命的巡抚 , 赫然写着“段芝贵”的名字 。
一时之间 , 舆论哗然 。
段芝贵之前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四品的道员 , 名不见经传 , 怎么一下次就连升三级 , 成了从二品的巡抚 , 主政一方了?
此时 , 天津的一些报纸已经开始披露段芝贵用“美人计”进行“性贿赂”买官的内幕 , “杨翠喜”这个名字也被人挖了出来 。
一场被称为“丁未政潮”(1907年是丁未年)的政治风暴 , 正式开场 。
5
第一个站出来踢爆这件事的 , 是御史赵启霖 。
当时清廷之上 , 有一个著名的“三霖公司” , 指的是三名敢于直言的御史:赵启霖、赵炳麟、江春霖 。这三名御史不仅能言善辩 , 不怕得罪权贵 , 而且还会利用民间媒体舆论造势 。
段芝贵“性贿赂”载振以取悦其父奕劻买官一事 , 其实早已在坊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时刚刚创办《京报》的主编汪康年将这件事来龙去脉都已说得一清二楚 , 发在了报纸上 。但朝廷之中却一直都无人敢公开说 , 因为毕竟涉及到首席军机大臣奕劻的大公子 。
但赵启霖就敢 。
1907年5月 , 赵启霖直接上书 , 将段芝贵“性贿赂”买官的事情全盘说出 , 指出段芝贵既不是科举出身 , 也没有立过什么大功 , 甚至作为一名二品官员都没面见过皇上 , 就这么稀里糊涂上任了 , 这一切都是奕劻卖官鬻爵带来的恶果 。
赵启霖在参本的文末还加了一句:“是可忍 , 孰不可忍!”
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文章图片

赵启霖的行书札记
按照清朝的监察制度 , 赵启霖的这份上书被直接送到了慈禧的案前 。
慈禧看完之后 , 勃然大怒:奕劻啊!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其实奕劻好财 , 载振好色 , 慈禧也早有耳闻 , 但对能力平平的奕劻一直不舍得弃用 , 一是因为奕劻毕竟是近亲宗室 , 二是他毕竟忠心耿耿 。
但是 , 这件事看上去证据确凿 , 且影响恶劣 , 连慈禧都知道不能姑息了 。
考虑到牵连重大 , 慈禧先下了第一道命令:
段芝贵就地革职!
可怜段芝贵当时还在乐呵呵去黑龙江赴任的路上 , 就被告知乌纱帽没了 。
但是 , 这只是这场战争的开端而已 。
上奏的赵启霖 , 以及披露消息的《京报》主编汪康年 , 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本文开头 , 那位军机大臣瞿鸿禨的门生 。
瞿鸿禨 , 是当时清廷上“清流派”的代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