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六 )


从进京担任“邮传部尚书”到被外派“两广总督” , 岑春煊在北京只呆了25天 , 就被赶走了 。
其次 , 袁世凯必须要让慈禧不再信任岑春煊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袁世凯还动用了“高科技”——找人PS了一张岑春煊和康有为、梁启超的合影照片 。慈禧平生对康梁恨之入骨 , 看到这张“有图有真相”的照片 , 自然是心头火起 。外加上岑春煊受命两广总督后 , 却迟迟在上海滞留不肯去就任 , 也给了“庆袁集团”造谣的借口:岑春煊与革命党人乃至日本人密谋要“归政光绪” 。这两点都戳中了慈禧的痛处 , 最终促使她决定让岑春煊“开缺”——不再任命 , 下次再说 。
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文章图片

慈禧对康有为有刻骨之恨
第三 , 在扳倒了“清流派”一大支柱后 , 袁世凯又开始向另一大支柱瞿鸿禨动手了 。
在这个过程中 , 也要怪瞿鸿禨自己不争气 。
在有一次和慈禧的单独聊天中 , 瞿鸿禨曾提出把奕劻请出军机处 , 当时慈禧不置可否 , 只是对他说“我自有安排” 。瞿鸿禨一看有点苗头 , 就想顺势推一把 , 于是他又想到了媒体——他找到自己的门生、《京报》主编汪康年 , 说慈禧想换首席军机处大臣 。而汪康年又把这个消息捅给了英国《泰晤士报》 , 试图用外媒来制造舆论压力 。
结果慈禧没看报纸 , 倒是有外国公使夫人看到了《泰晤士报》 , 说中国的“总理”可能要换人 , 于是在和慈禧的见面中直接询问了她 。慈禧一惊之下 , 想来想去 , 自己只和瞿鸿禨说过 , 不由大怒 。
恰在此时 , 由袁世凯买通的御史恽毓鼎趁机上奏弹劾瞿鸿禨 , 说他总是利用媒体造势 , 在御史团队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正在气头上的慈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 宣布将瞿鸿禨革职 。
爱新觉罗·奕劻|清末引发了一场政治大乱斗!背后原因居然是因为一场“性贿赂”?
文章图片

《京报》在几个月后也被勒令关停
于是 , 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6月16日御史上的奏 , 6月17日瞿鸿禨就被宣布革职了 。
瞿鸿禨的革职 , 宣告这场“丁未政潮”算是基本落下帷幕 。
10
不过 , “北洋派”其实在这轮风潮中也没占得什么便宜 。
在不断感受到慈禧的“敲打”之后 , 袁世凯最终也决定“以退为进” , 做了一个表态:
将满清贵族最忌惮他的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 , 交陆军部直接管辖 。之后 , 袁世凯又同意调离北洋 , 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 。
只是 , 袁世凯羽翼已成 , 其实已经没有人能阻挡他狂野的步伐了 。
【馒头说】
一场“丁未政潮” , 其实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
从结果来看 , “清流派”偃旗息鼓 , “北洋派”不占便宜 , 看似两败俱伤 , 得利的是从中“敲打”的慈禧 。
但事实上 , 慈禧又何尝是个赢家 ?
在最初 , 慈禧确实是想用“清流派”来敲打“北洋派”的 , 因为无论如何 , “清流派”清廉自律 , 且对朝廷忠心耿耿 , 是可用的一股势力 。但慈禧自己也没想到 , “北洋派”的反击是如此凶猛 ,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 慈禧也看到联合满人贵族的袁世凯已经能量大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 不得不引起警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