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独撑南宋2/3的防线,13世纪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是怎样的存在?

战神孟珙三部曲之二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克金朝最后的都城蔡州 。孟珙随后率领宋军将金朝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的尸骨带回了临安。
孟珙返回之时,宋理宗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临安城里的几十万百姓夹道欢迎、举国振奋 。金哀宗的尸骨最后被放进太庙,以告慰“靖康之变”后屈辱的死在异国的徽、钦二宗的在天之灵 。
南宋|独撑南宋2/3的防线,13世纪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如此重大的战事自始至终未见头号名将孟珙的身影 。可见南宋方面的战争动员和准备有多糟糕了 。
那么当两淮精锐在河南故地奋战之时,孟珙去了哪里呢?
其实他也去了河南,只不过不是开封和洛阳,而是河南奉先(今河南巩义),时间上也要更早 。
金国灭亡之后,宋理宗认为终于一雪前耻了,于是决定要祭祀一下在敌占区100多年无人问津的北宋皇陵 。但此时陕西潼关、河南一带都已经出现了蒙古兵的踪影,朝廷委任的祭祀专使太常寺簿朱杨祖、看班祗候林拓朝都很畏惧蒙古兵,觉得风险太大,不敢前去祭扫 。
宋理宗很伤心,贵为天子,想祭祀一下祖宗都办不到,实在是羞愧难当 。这个时候,孟珙毅然站了出来,提出自己愿意护送扫墓代表团北上 。
对北方军事地理非常熟悉的孟珙,冷静地向大家分析形势 。他认为蒙古兵从淮东过来,没个十来天是到不了皇陵所在地的 。如果祭祀小组减少仪仗、轻骑前往,完全可以在蒙古人赶到之前完成祭扫 。于是,他精选骑兵,亲自护送朝廷使者日夜兼程赶往奉先,隆重祭陵后从容撤走 。
孟珙返回临安之时,两淮军队已经北上,这是孟珙错过了这场大战的一个原因 。更大的原因应该是他的顶头上司史嵩之反对入洛计划,所以这次北伐的战争动员实际上被局限在两淮战区,作为荆湖战区主将的孟珙自然不会出战了 。实际上即使孟珙参与了此次入洛行动,很可能也无法改变宋军失败的命运,他唯一能做的大概也只是减小战争的损失而已 。
端平入洛失败之后,宋理宗一度对宋蒙局势发展感到迷茫 。于是他询问孟珙,向蒙古求和是否可行 。孟珙的回答掷地有声,声言自己是武将、不知道什么叫求和 。
“臣是一介武士,当言战,不当言和!”
南宋|独撑南宋2/3的防线,13世纪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二、初战蒙古扭转战局
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人兵分三路向南宋的川蜀、荆襄发动了全面入侵,第一次宋蒙战争爆发 。
一开始,蒙军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荆襄战场上连破襄阳、随州、郢州及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南宋的整条荆湖防线一时之间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
端平三年(1236年)十月,中路蒙军在主将塔察儿的率领下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 。这个塔察儿就是当年与孟珙结为安答、共同攻下金国首都蔡州的蒙军主帅 。此人乃是蒙古名将,非常骁勇善战 。蕲州守军难以抗敌,告急文书雪片式的飞向临安 。
宋理宗急忙下令在黄州的孟珙前去救援 。
不过,塔察儿攻打蕲春只是虚晃一枪,目的就是将孟珙调到蕲春 。孟珙刚到,塔察儿而就撤围而去,转而进攻江陵(今湖北荆州) 。这是蒙古铁骑第一次兵临长江 。
江陵是长江中游的一座军事重镇,此时南宋的襄阳已丢,京湖制置司移治到了此处 。蒙军如果攻占了这里,既可以西攻川蜀,又可以沿江东进,还可以南下湖湘,整个南宋江山将岌岌可危 。所以宋廷急令沿江、淮西制置使组织救援,大家一致认为,非孟珙出马不足以解江陵之围(“众谓无逾珙者”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