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清史简述:吴三桂“作妖”始末
清史简述:吴三桂“作妖”始末
关键词:康熙裁撤三藩、康熙将平定三藩之事宣示噶尔丹
前因
康熙裁撤三藩:康熙裁撤三藩,三藩叛乱后,康熙主持平叛 。
文章图片
▲三藩之乱局势图
【吴三桂|清史简述:吴三桂“作妖”始末】三、招抚政策孤立吴三桂
康熙还派将军图海去陕西前线,图海对王辅臣有提携之恩,经过图海劝降,王辅臣最终归顺 。
王辅臣的重新归顺,让康熙意识到招抚政策的重要性,他决定招抚对三藩中的薄弱环节 。
随着平叛进入相持阶段,康熙把重点转移到招抚上,他招抚的重点对象是靖南王耿精忠 。
文章图片
▲王辅臣剧照
康熙给耿精忠下诏书劝谕,说你没必要跟着吴三桂反叛,朝廷可以答应你继续镇守福建 。耿精忠接到招降消息,一时间还在犹豫,可他的部下徐文焕却暗通清军,提前投降了清廷 。
耿精忠在战场上打了几次败仗,想要放弃城池逃跑,可徐文焕不同意,他对耿精忠说你不能走,你要走了,军心就瓦解了 。耿精忠误信徐文焕的话,被清军围困在城内,只得投降 。
康熙的另一个招抚重点是平南王尚之信 。尚之信反叛的时间稍晚,因为他的父亲尚可喜忠于清廷,自愿被撤藩,但尚之信却想要割据一方,他把自己的父亲囚禁后,竖起了反旗 。
尚之信起兵后,发现盟友吴三桂想要在三藩中称霸 。吴三桂把自己麾下的将军派来尚之信的领地为所欲为,每当缺少粮草时,就向尚之信勒索军饷,对自己根本没有盟友间的尊重 。
尚之信本想割据一方,发现自己成了吴三桂的附庸,心里大感不满 。尚之信看到王辅臣和耿精忠相继投降,都没有受到康熙追究,收到康熙招降诏书后,派人联络清军投降了 。投降后的尚之信坐山观虎斗,对吴三桂和清军采取两不相帮,军事局面变得更加有利于清廷 。
文章图片
▲尚之信画像
四、三藩之乱平定
招抚政策孤立了吴三桂,扭转了战场形势,决战阶段到来了 。随着耿精忠和尚之信相继投降,平定三藩的主要战场,只剩下湖南一处 。为了加速平定叛乱,康熙决定给前线提供更大帮助 。
大学士明珠建议说,钦天监西洋人南怀仁会造火炮,不但威力大,而且十分轻便,如果运些到前线去,一定能够帮助平叛 。于是,康熙命南怀仁赶制火炮,火炮运输到湖南前线,因为杀伤力巨大,吴三桂军队抵挡不住,清军很快将长沙城轰破,收复了长沙和湖南的北部地区 。
长沙城破后,吴三桂退守衡阳,不久病逝 。他的继承者是孙子吴世璠,但由于屡次战败,军队士气低落,吴世璠很快退守云南 。康熙下达决战部署,清军分三路从湖南、四川和广东进军云南,吴世璠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了 。
清军攻入云南前,已经胜券在握,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之信因曾跟随吴三桂起兵反叛,被缚送京城凌迟处死,而随着吴世璠的自杀,三藩之乱在康熙的亲自指挥下,最终被平定了 。
文章图片
▲吴世璠
结论
平定三藩巩固了清朝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康熙的政治声望 。
【参考资料】《清史稿》《康熙传》《细说康乾盛世》
推荐阅读
- 填补|简述合同欠缺特定条款时的漏洞填补规则
- 吴三桂|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斩断满军八旗的脊梁,可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
- 明朝|简述明朝五城兵马指挥司——京师专业的治安机构
- 吴三桂|吴三桂如果乖乖放弃兵权领地,大清会善待他?吗?恐怕没这么简单
- 莽应龙|简述泰史:白象战争!第二次泰缅战争
- 吴三桂|吴三桂兵败被灭族,却有个儿子和陈圆圆一起失踪了,他们去哪儿了
- 吴三桂|吴三桂只做了5个月皇帝,为何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吴应麒没意见吗
- 吴三桂|吴三桂镇守云南以后,为什么要收纳40个15岁的女孩?
- 简述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多图】
- 西周宗法制:简述西周宗法制的目的对象以及内容【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