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还要“联蒙灭金”?( 二 )
公元1217年,金国以南宋断绝了岁币为由,大举进攻南宋荆襄地区 。
文章图片
南宋军人时刻
他们的用意也非常明显:攻取荆襄,一方面可以化解南宋对开封的威胁,另一方面则割裂南宋川蜀、两淮战区之间的联系,方便下一步逐个击破 。
可是,自认为南宋软弱可欺的金国人,这回碰到了一个硬钉子,他就是负责荆襄战区防务的京湖制置使赵方 。
赵方一方面根据荆襄地区的地理特点,依山恃水,打造了具有战略纵深的立体防御体系;
另一方面,他还提拔重用了扈再兴、孟宗政、孟珙等将领,他们在随后的抗金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珙,这位被誉为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的军事家,其功绩可与岳飞比肩,不仅亲手攻灭金国,还在后来以一己之力独抗蒙古,是为南宋续命几十年的擎天一柱 。
文章图片
岳飞雕塑
在赵方等人的积极防御下,金军两次侵宋均告失败 。
而与此同时,蒙军也在多路南下,开封岌岌可危 。
在此情况下,金国决定与南宋议和,专心于蒙古的战事 。
然而,南宋在经历了两次胜利后,决定与金国斗争到底,史载:
“开封治中吕子羽等以国书议和于宋,宋人不受 。”(《金史》)
一直将南宋视为附庸的金宣宗大怒,于是再次下诏攻宋 。
公元1219年,20万金军再次南下,进攻荆襄地区 。
而南宋凭借着赵方、扈再兴、孟宗政等人出色发挥,再次战而胜之 。
眼看荆襄这块“硬骨头”实在难以下咽,公元1220年,金军又进攻淮西,结果在多路宋军的围攻下,又以败北收场 。
金国本来想把被蒙古人夺走的土地,从南宋人手里抢回来,没想到却多次损兵折将,一无所得 。
文章图片
蒙古灭金路线
金军不断在南宋折戟沉沙的同时,蒙古人也在北方不断深入金国腹地,金宣宗采取的策略是:
将所有精锐主力集中于河南地区,依靠着一些关隘、天险作为屏障,做困兽之斗 。
这个时期的蒙军,虽然野战水平一流,却缺乏攻坚能力 。
于是,铁木真在去世以前,就制定出了从南宋“借道”,迂回包抄开封的策略:
“若假道于宋,宋金世雠,必能许我 。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 。金急,必征兵潼关 。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元史》)
铁木真想利用宋金之间的世仇,从南宋借道,攻取唐州、邓州等地,然后直捣开封 。
如此,金国就会从潼关撤离主力去防守开封,因而顾此失彼,人马疲惫,则金军可破 。
文章图片
铁木真
不过,铁木真显然是低估了南宋的气节,南宋对此提议断然拒绝 。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蒙军强行借道,他们攻占南宋在川北的重镇沔州,顺利东进,成功绕过了金军重兵把手的潼关,进入河南地区 。
在随后的“三峰山之战”中,蒙军将前来迎战的金军主力全歼 。
眼看大势已去的金哀宗,不得不遣使向南宋求救: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 。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金史》)
金哀宗这段话说得十分清楚:
蒙古灭国40,攻灭西夏以后再攻金国,而如果金国亡了,下一个就是宋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南宋还不明白?
推荐阅读
- 认罪|明知是假冒商标的商品,仍然出售,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如懿|如懿传:明知牡丹只有中宫能用,如懿为何要送纯贵妃?她的心机李玉最懂
- 南宋|南宋为何能独抗蒙古50年?
- 南宋|战场上弹尽粮绝时,为何西方大多会投降,东方大多同归于尽?
- 北宋|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 南宋|蒙古骑兵实力强大,是南宋劲敌,为何南宋还要执意“联蒙灭金”?
- 丁大全|丁大全:他虽没秦桧出名,却是直接导致南宋亡国的大奸臣
- 杨琏真珈|他挖了南宋9个皇帝的陵,不单为金银珍宝,还把头颅做酒杯
- 陈宫|为什么陈宫一直看不上刘备,明知吕布无能也不改投刘备?
- 赵构|为何赵构杀了岳飞后,金兀术反而不敢进攻南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