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太平军多次考虑过全军北上 。不过,形势的变化,使他们每次都做出了调整 。
第一次:益阳
太平军围攻长沙81日不克,决心转移 。
转移去哪里?
太平军确立的方针是: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到常德,“欲取河南为业” 。(《李秀成自述》 。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文章图片

老水手提到:北方水少米少,南方人不适应 。而且北方旗营马队很多,咱们占不到便宜 。不如以金陵为首都,据长江之险,分扰东南,“徐图北窜” 。
洪秀全、杨秀清采纳其言,定都天京 。
这次决定,也是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
定都天京,以天京为中心,再行北伐,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
天京周边,是天下财赋重地,以此为根据地,确实可以壮大自己,再稳妥部署北伐,未必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一统 。(暂不谈论太平天国教义等短板)
定都天京,并不意味着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或者说,如果太平天国必然腐化堕落、祸起萧墙,那么,就算真的打下北京又有什么用呢?
第四次:罗大纲之策
太平天国派孤军北伐前,罗大纲提出看法 。
悬师北伐,找死!
如果真的要北伐,一定要先经营河南,而且,“大驾驻河南,然后大军可渡河”,一定要最高领导亲自指挥,才可以发动!
否则,就应该先定南九省,然后分兵北上,在陕西、山西、山东三个方向一起进军,会师北京 。
再其次,要保住南京,就多造水师,控制长江吧 。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文章图片

罗大纲三策,与朱元璋北伐比较类似(具体有调整) 。都是从全局出发考虑,是比较靠谱的 。
大清是全国的统治者,虽然衰落,但依然有相当根基 。
太平天国的任务不只是“打进北京”,而是推翻大清在全国的统治 。
因此,太平天国必须建立稳固根据地,从天下的视野出发,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
否则,如果一直流动作战,就像黄巢一样,即使打进都城,也是站不住脚的 。
可以说,罗大纲三策,虽然其本意是反对杨秀清“偏师北伐”,但从侧面也反应出:太平军不可能以无后方作战的方式,“直扑北京” 。
实际操作:永失机会
从太平天国的实际操作看,杨秀清的本意是比较明显的 。
杨秀清的部署如下 。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文章图片

1、林凤祥、李开芳率2、3万人北伐,“兼道疾进,勿贪攻城”,发挥流动作战的优势,直接威胁敌人腹心,牵制敌力量 。
2、留兵守天京,牵制江南、江北大营之敌 。(绿营少有的精锐多被牵制在此)
3、西征军攻取长江上游,平定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长江沿线,扫除后顾之忧 。
其中,北伐、守天京,都是以敌我双方的政治中心为诱饵,牵制敌人主力,西征军作为战略进攻力量,扫除后顾之忧 。
从效果看,虽然一波三折,但在1854年4月前,基本达到目的 。
当时,西征军已经攻占安庆、九江、武昌等地,进入湖南 。
在正常情况下,清军在湖南境内没有可以抵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 。
太平军就是从湖南一路过来的,当时,湖南境内与之交战的清军,此时,正在天京城外待着呢 。
如无意外,太平军将不会遇到太大阻力,就可以攻取长沙,连通广西(老家) 。
鉴于四川、两广当时清军并无战略进攻力量,太平军西征似可告一段落,全力北伐 。
因此,1854年2月,太平军进入湖南的同时,又以秦日纲组织了北伐援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