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清军入关之后,一度禁止满汉通婚,为何乾隆却有一汉人皇后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保住满洲血统与避免汉化,一度禁止满汉通婚,实行民族隔离政策,直到清末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懿旨“满汉臣民,惟旧例不通婚姻,是以著为禁令 。今开除此禁”,自此之后在法律层面上废除了汉满不通婚 。
满汉臣民如此,最顶层的皇族婚姻上就更严格了,清初孝庄太后直言不准汉女进宫,包括成为宫女,因此清朝皇帝妃子一般都是蒙古人或满洲人,按照这一规则来说,汉女根本不可能成为皇后 。然而在乾隆帝时期,却出了一位汉人皇后,乾隆帝为何“冒祖制之大不韪”立一位汉女为皇后?
【乾隆|清军入关之后,一度禁止满汉通婚,为何乾隆却有一汉人皇后】
乾隆|清军入关之后,一度禁止满汉通婚,为何乾隆却有一汉人皇后
文章图片

又过了八年,到了1773年时,乾隆已经63岁了,再也没有新皇子出生,此时他必须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最终,考虑到皇十一子永瑆醉心书法文学,唯恐他成为宋徽宗第二,又由于皇十七子永璘年龄太小,当时只有八岁,于是就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 。
1773年,乾隆秘密立13岁的永琰为储君,1795年乾隆正式公布储君身份,与此同时追封皇太子永琰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因此,魏佳氏能够成为清朝唯一汉族女子皇后,与乾隆帝传位考虑息息相关 。魏佳氏成为皇后之后,乾隆也实现了由嫡子继承皇位的愿望 。
参考资料:《清实录》、《清史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