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十四五岁的少年皇帝,在宫中没有任何背景,硬是靠智商碾压了阁老
文章图片
二、斗争开始
朱厚熜能够登上帝位,首辅杨廷和有很大的功劳,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新皇帝一上台,就和他过不去 。其实笔者觉得是杨廷和跟这位新皇帝过不去 。
我们知道,武宗是孝宗的儿子,武宗没有儿子,朱厚熜作为武宗的堂弟,承继的是孝宗的大统,所以杨廷和想让朱厚熜过继给孝宗,让他认孝宗做父亲(皇考),把他原来的亲爹兴献王朱祐杬认作叔叔(皇叔考),这叫作“继统又继嗣” 。这个建议让朱厚熜暴跳如雷,他不同意,他只愿意做皇帝,不愿意认孝宗为父亲,这叫作“继统不继嗣” 。围绕这个问题,前前后后争执了一二十年之久 。
朱厚熜继位第六日,双方展开交锋 。以杨廷和为首的绝大部分官员,都赞成“继统又继嗣”,他们人数多,派系广,职位大,有内阁、六部、九卿等一大帮势力 。这群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上溯历史,很明确地提出要求,让朱厚熜认孝宗为“皇考”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扣帽子,提出“凡对此有异议的人,就是奸佞,论罪当斩” 。朱厚熜气得冒烟,下令朝臣众议,结果有190多人赞成杨廷和的主张,搞得朱厚熜窝了一肚子的火,基本没人支持他 。
文章图片
就在这时,有人站了出来 。
他们是谁?
站在杨廷和对立面的领袖是张璁和桂萼 。张璁又是谁?这位仁兄,履历属实不好看,当年会试考了七次,奋斗了20多年,直到40多岁才取得了二甲功名,当时的职位是礼部观政,小的很 。桂萼同样也是小官,时任南京刑部主事 。众所周知,自从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地位是一降再降,尽管那里也有六部衙门,但都是名不符实的闲曹 。这两位仁兄,看准时机,瞄准风向,声援朱厚熜 。
张璁没有被杨廷和带偏,他换了一种思路来支持皇帝 。他认为,自古以来,孝道都是人们所要遵从的,天下还没有强行把父子分散的理由 。世人均说母以子贵,如今贵为皇帝,更应如此,皇帝不仅可以承认自己的父母,还可以给他们上尊号 。皇帝看到这则消息后,如获至宝,连忙下谕,他要称自己的父亲为兴献皇帝,母亲为兴献皇后,祖母为皇太后 。杨廷和看后,居然把皇帝的谕旨给驳了回去,就是不同意 。这里也可以看出杨廷和的权势之大 。
文章图片
三、斗争高潮和结束
眼看着没戏,皇帝耍起了无赖,杨廷和不是不愿意吗?那这个皇帝他不干了还不行吗?这个大招让杨廷和没法接,毕竟皇帝在古代始终是个BUG,无奈,两人各退一步,可以上尊号,不过要改,皇帝的亲生父亲改为“兴献帝”,母亲为“兴献后”,不仅少了一个“皇”字,而且以后称呼他们的时候还要带上“本生”二字 。皇帝其实还不满意,斗争仍然在继续 。
皇帝对于这个称呼有着很强的执念 。他必须要给自己的父母加上“皇”字 。斗争日趋激烈,朝廷重臣基本都陷入到这场争斗之中 。杨廷和派和张璁派,激烈交锋 。就在这时,转折出现了,杨廷和实在厌倦了这种情形,对皇帝也很失望,于是他辞官了 。接着,内阁阁臣、大学士、尚书等重要人物均辞官或被罢免,杨廷和派逐渐衰微 。而桂萼、张璁等人却被委以重任 。一次廷议中,兴献王夫妇分别被称为皇帝和皇后,朱祐杬与孝宗同为朱厚熜的“皇考” 。
文章图片
但是朱厚熜还是不满意,因为同时有两位“皇考” 。就在嘉靖三年七月,一场更大的冲突爆发了 。当时,皇帝命令礼部立刻更改称呼,并且要去掉“本生”二字,群臣不愿意 。七月十五日,尚书、侍郎、御史、詹士、翰林等220多人跪在左顺门,哭呼太祖皇帝,要求朱厚熜不要改号 。朱厚熜面对如此阵仗,无所适从,起初让太监传旨遣散,众臣岿然不动,哭声上冲云霄 。朱厚熜忍无可忍,命令锦衣卫予以逮捕,134人下狱,86人待议,对五品以下官员进行杖责,先后打死17人 。
推荐阅读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产品|使人惊艳的产品细节(十)
- 智能头盔|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拥有碰撞检测
- 科技应用|影响 2022 年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
- 百度知道|如何利用百度赚钱?分享十个普通人可以利用百度赚钱的方法
- 业务|SaaS浪潮二十载:SaaS本质、概念澄清、分类和未来(下)
- 监听|手机有这十种情况可能是被监听了,你的手机出现过吗?
- 互联网|非洲前十的发达国家被列为非洲电商发展的首要市场
- 裁员|情报|拼多多被爆开始裁员;恒大集团深圳总部大楼已退租;十荟团因下单不发货被罚30万
- 购物|逛超市也有“窍门”?逛了几十年,你知道如何在购物时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