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汉武帝,一位褒贬不一的帝王 。有人说他是开疆拓土的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好大喜功的疯子皇帝,也有人说他是刻薄寡恩的冷血帝王 。
汉武帝生平最大的功绩,是把一个朝代的名称演变成一个民族的名称 。五十五年的皇帝生涯,有二十多年跟匈奴穷兵黩武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效果十分明显,替汉高祖刘邦报了当年白登之围的仇 。
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文章图片

原因很简单,游牧民族经过雨量充沛的夏季,草原上植被繁茂,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和喂养牲畜的草料都相当充足,尤其是游牧民族的战马都长得膘肥体壮 。夏季多雨水,不适合骑兵作战,弄不好会出现马陷泥潭的窘境 。
但是秋季则不同 。秋天的大草原,降雨非常少,天气秋高气爽,地面植被相对丰富 。对于没有后勤粮草供应的游牧骑兵来说,可谓是天时地利 。
同样是秋季,农耕文明的汉朝又是另一番情景 。此时刚好是秋收的季节,明年能不能吃饱饭全依仗该年秋天的收成如何 。中原汉朝不得不调整作战方略,由主动进攻变成战略防守,以便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秋收 。
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文章图片

所以,秋季往往是汉朝兵败最多的时期,也是匈奴主动进攻最猛烈的季节 。匈奴人也不傻,他们摸透中原王朝的规律后,深知此时的农耕地区有大量的粮草辎重,正是他们趁火打劫的绝妙时机 。
这种情况在戍边屯田的汉朝边境称之为“防秋”,顾名思义是防守各个关卡,防止匈奴人前来“打秋风” 。早在汉武帝以前,汉朝百姓曾长期饱受匈奴人的骚扰,苦不堪言 。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匈奴人骚扰中原人的秋收,只要中原人扛过去了 。转过来年,就轮到中原人报复匈奴了 。
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文章图片

学者结合史书做过统计,以四季为矢量单位,分析西汉主动进攻匈奴的季节分布,发现55.6%的战争集中在春季,27.8%集中在夏季,秋季占到11.1%,冬季只有5.6%,其中秋冬季节发动的对匈战争大多是被动进攻 。
汉朝之所以选择春季用兵,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论证的 。从汉高祖白登之围到汉武帝初次对匈奴用兵都是选在秋天 。资治通鉴里记载:
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万骑击胡关市下 。
汉武帝曾派四大名将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率万余名骑兵攻打关市(边境贸易的榷场),结果四万人马出动,只有卫青斩获七百多匈奴,公孙贺在大漠走丢了,连根匈奴毛没有见到,公孙敖、李广两路大军皆输 。
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文章图片

卫青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很快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原来匈奴人的战斗力在秋天最强盛,此时出兵跟它硬碰硬,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后来,卫青主动上书汉武帝请求选在春季出兵 。接下来两场大规模战争验证卫青的观点是正确的 。资治通鉴记载:
其明年春,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子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 。
其明年(元朔元年)春,汉遣卫青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 。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 。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 。
从此,春季出兵讨伐匈奴的策略被确定下来 。如此以来,匈奴女人和雌性牲畜遭殃了 。
匈奴|匈奴女子春季多流产,与汉武帝一项举措有关,史书有明确记载
文章图片

上文说过,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都必须遵循四季运行的规律“春种秋收冬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