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乃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常有豪情壮志的诗句传扬海内 。他于开元十二年(724年)游历于西北边关,此时的他也就二十七八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所以他以笔为刀,将所见所闻转化成激奋人心的诗句,这都无可厚非 。正如他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样,并无特指对胡人的憎恨,因为当时的大唐已经是胡汉一家亲 。但要说“破楼兰”,历史上还真有一定的渊源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古国的特殊性又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前面说过他是丝路上的交通枢纽,恰好它也是汉匈两家边界的缓冲地带 。换言之,汉军争取到楼兰,则可从该地区出击匈奴,多了一条北伐的路线;匈奴也可以由此南下骚扰汉朝边关 。由于匈奴人的凶悍与霸道,楼兰多是在威逼利诱下帮助匈奴人,甚至与匈奴合兵骚扰汉朝 。当汉朝的使者借道沟通西域时,楼兰还曾劫杀过汉使 。汉武帝最终改变怀柔拉拢的态度,于元封三年(前109年),派赵破奴率军数万人攻破楼兰都城姑师,俘虏了楼兰王,这可以视为“一破楼兰”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汉武帝本想着此番教训足够震慑这个小国,于是将楼兰王释放,令其送一楼兰王子到长安做人质 。楼兰经过这一“劫难”老实了许多,为了避免匈奴发难,也送了个王子给匈奴,表示在汉匈之间保持中立 。但没过多久,楼兰王再次暗通匈奴,在国内准匈奴人驻军,武帝再令汉军兵临城下,楼兰王出城谢罪,并答应帮助汉军监视匈奴动向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汉朝前往西域往往需要经过楼兰境内的白龙堆沙漠,楼兰国也在汉武帝的威慑下,甘愿担任汉使在沙漠中的向导 。但汉使的优越感,使他们随心所欲的大骂楼兰向导,楼兰国也就在武帝去世后拒绝为汉朝提供帮助 。到了汉昭帝时期,汉廷就派傅介子暗杀了楼兰王,这个被暗杀的国王就是曾经派到匈奴为质的楼兰王子 。汉朝的暗杀行动成功后,就将自己国家的楼兰质子尉屠焉配婚,然后送回楼兰做了国王,并以保护新国王的名义向楼兰派驻军队,更名楼兰为鄯善,由此算是占据了讨伐匈奴和沟通西域的主动权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神爵二年(前60年),随着匈奴西边日逐王的投降,西汉掌握了天山以北地区,加之武帝时期逐步对天山以南的控制,西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归汉,西汉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是我国第一次切切实实控制新疆地区 。但从西汉到新莽、再到东汉建立的这段时间,匈奴趁机再次南下,对西域地区进行骚扰,汉地政权由于无暇西顾,鄯善又“复附匈奴” 。刘秀对西域诸国复归匈奴是有责任的,当时这些小国家向东汉朝廷申请重立都护府时,刘秀是以“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拒绝了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佛国记》
鄯善在归附匈奴后,也担心历史原因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加之孔雀河改道,和罗布泊萎缩的地里因素,鄯善王就带着国民逐渐向南迁移,楼兰故地才逐渐沉寂在沙漠之中 。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时路过了楼兰故地,在他的记录中,当时的楼兰已荒无人烟了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北魏出兵灭掉鄯善,另指派韩拔为鄯善王,将该国视作了汉地的郡县,也标志着鄯善的灭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