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世民本是一个温良人,为何在权力争夺中,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导语
很多影视剧都会对隋朝末年唐代初期那段历史进行不同的解读 , 而很多英雄人物也在那个乱世出现 , 十分具有戏剧色彩的人物让观众喜欢看这段历史 。而大家在看那些编剧们杜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时候 , 往往忽略一个中心人物 , 那就是完成开国大业的李世民 。很多作品和记载中对于李世民的评价都是十分正面积极的 , 但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之为温良的人 , 手上还是沾满了别人的鲜血 , 本不是一个爱争抢的人 , 为何在最后争夺皇位的时候 , 发动玄武门之变 , 十分狠心地杀了自己的手足 , 成为唐代的一个皇帝呢?
文章图片
二、皇子之间矛盾涌现不断加深
虽然当时唐朝已经在李渊手中建立 , 但是开始的时候政权并不稳固 , 需要各方征战摆平战乱 , 在这期间 , 李世民展现自己不俗的带兵打仗的能力 , 在军队逐渐颇具威望 。当时被称为是秦王的他 , 身后有很多十分忠诚的勇士跟随 , 他对待自己手下也是十分的优待 。正是这样一个善待他人并且用兵神勇的大将军 , 逐渐取得将士们的拥戴 , 甚至很多人心中他的能力盖过太子 。此时的太子也知道自己这位弟弟十分能干 , 担心自己有一天位置会被取代 。
文章图片
当时正是一场十分艰难的大战在即 , 李渊为了鼓舞士气 , 或许也是十分认可这个平日里温良的儿子 , 所以无意中许诺 , 如果能够在这个战争中打胜仗 , 就把太子的位置传给李世民 。或许当时并没有想太多的李世民 , 根本没有将这个承诺放在心中 。后来果然打胜仗了 , 大家开心的同时回到朝廷中 , 但是李渊却再也没有提过这个事情 。
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 , 但是太子的消息很是灵通 , 于是听说这个讯息之后开始猜想自己父皇的心意 , 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 所以父皇一直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 , 只是在等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出现呢?又或者是自己这个看上去不爱争抢的弟弟 , 其实对皇位同样很感兴趣 , 所以暗中一直努力表现为了获得父王的认可呢?于是各种猜想在太子心中出现 , 他开始对这个弟弟产生了防备之心 。
文章图片
三、李世民深知危险袭来 , 先发制人发动了政变
虽然一直不愿意自己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 但是一直努力缓和的他还是无法得到哥哥的信任 , 一直尽量躲避着与哥哥之间的争斗 , 可是还是没办法摆脱哥哥对自己的误会 。就这样 , 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 , 在太子心中自己的弟弟 , 就是为了和自己争夺皇位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暗中给李世民下了不少绊子的他逐渐试探着 , 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十分难打压 , 联合几个与之有同样想法的他 , 开始谋划更多的计策 , 为的就是能让李世民臣服自己而得到控制 。但是发现凭借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控制不住这个越来越多人拥戴的弟弟 , 于是一个更加残忍的计划出现了 。
文章图片
深知自己即将面对最凶险的境地 , 李世民面对着艰难的局势十分为难 , 因为对方想要自己死 , 自己如果反抗了就是对方死 , 心中一直存有善念的他 , 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 。本就是一个娘胎出生的手足 , 最后因为权力的争斗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场面 , 李世民只好忍痛提前发动了政变 , 这也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
推荐阅读
- 李世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 李渊|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吗?事实正好相反
- 唐朝|从唐朝开始,李世民就派人寻找过黄河源头,其实黄河的正源在这里
- 李世民|周王皆有“天可汗”称号
- 李世民|比司马懿更能忍,装傻三十余年才登上了皇位,治国可比唐太宗
- 李世民|洛阳之战,李世民为何能一战灭双王?以三千精锐大破十万敌军?
- 李世民|决定唐朝命运的一战:李世民创造奇迹,一次消灭两个诸侯
-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不怪李世民,更不怪李建成,此人才是罪魁祸首
- 李世民|唐太宗依靠士族军团,开创了盛世,为何唐玄宗却引发了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