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不破楼兰终不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北方统治时期,也效仿汉武帝遣使沟通西域,令董琬通使西域后,按董琬建议,将西域分为四域:第一域为葱岭以东流沙以西;第二域为葱岭以西河曲以东;第三域为者舌以南月氏以北;第四域为西海之间水泽以南 。这其中第一域主要就是我们俗称的西域三十六国的范围,后三域则包含了中亚地区广大的范围,所以这时起,西域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 。而楼兰故地临玉门关正西方向,是汉地通往四域的门禁,所以但凡汉地政权想要往西扩大领土,就必须经过楼兰故地,分兵两路折向南北 。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说到这里,就一定能理解为何那么多文人墨客喜欢以“楼兰”为依据抒发壮志了 。如李白的“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杜甫的“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高适的“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辛弃疾的“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徐祯卿的“天子绒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 。李白、杜甫时期楼兰故地本身就是唐朝领土,还有何较劲的?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人物,一生都在与金人作战,跟西域八竿子打不着!徐祯卿是明朝的扬州才子,一辈子没到过西北边陲,凑这个热闹不也就是抒发一下情怀而已?
楼兰|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古代文人对于楼兰的“情有独钟”并不是对楼兰古国的痛恨,历史上的墙头草多了去了,也并没有引起文人墨客的垂爱 。之所以楼兰常被文人“剑指”,就是因为它曾经见证过汉匈之间的博弈,这是每当汉族政权遇到游牧民族外侵时,都会拿出来打气的资本 。又因为楼兰特殊的地理位置,象征着汉族政权向西寻求发展的突破口,所以也更容易成为文人寄托壮志的媒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