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杰|吐蕃王活捉王孝杰,准备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 。”在唐朝时期,吐番王活捉一名唐朝大将,准备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原因无他,不过是这个人长得太像自己的父亲了 。自此,王孝杰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
【王孝杰|吐蕃王活捉王孝杰,准备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现如今,人们常说靠脸吃饭 。《新唐书》中记录的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靠脸救了自己一命 。人们惊讶之余也难免好奇,为何王孝杰与吐番王的父亲如此相像?王孝杰此后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王孝杰能够侥幸留下性命,实乃上天的庇佑 。可他后来的人生,却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
文章图片
女帝武则天的豁达心胸
古代将领一旦被俘,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的命运 。即便侥幸留下一命,回国后也不会得到重用,反而会被严格看守 。王孝杰凭借一张酷似吐蕃王父亲的脸保住一命,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因此在他回国之后,周围的人都为之感慨不已 。一个优秀的将领,未来就此断送 。
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时的皇帝武则天立刻召见了他 。在了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武则天相信了他的说法 。“疑人不使,使人不疑”,女帝武则天深知这个道理 。
文章图片
仔细想想,整个国家没有人比王孝杰更加熟悉吐蕃的情况,她不仅要继续重用王孝杰,还要让他负责吐蕃的大小事宜 。这一决定引来了许多朝臣的不满 。
他们认为王孝杰之所以能够保住性命,是他出卖国家的结果 。让这样一个人担任重要将领,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伤害国家的根本 。可是当时的大唐可谓内忧外患,面对吐蕃的频频进犯,女帝武则天还是认为有尝试一下的必要 。
无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看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 。王孝杰不仅没有叛变的心思,还对吐蕃的进犯愤怒不已 。由他来守卫边境,不仅能够放松吐蕃人的警惕,还能发挥他真正的实力 。如若此次驻守成功,王孝杰就能够重新赢得朝臣的信任,还可以为大唐留下一员猛将 。
文章图片
吐蕃战败王孝杰功不可没
就这样,王孝杰率领一众士兵,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攻 。这段在吐蕃的经历,成了他作战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这场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诸多有利条件下,唐朝的军队才能一举获得胜利 。能够获胜,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吐蕃内部存在隐患 。吐蕃王释放王孝杰一事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为此这些人在吐蕃内部频频挑衅,破坏了国家的稳定 。吐蕃士兵原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击退敌国守卫国土 。可是如今的他们不仅要防范大唐的士兵,还要防范国内的动乱 。
文章图片
其二,王孝杰对吐蕃很是了解 。在王孝杰被俘之前,大唐对吐蕃了解甚少 。这里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复杂的地形,让士兵无从招架 。可是这段被俘的经历,让王孝杰明白了这里的种种情况,自然可以带领军队从容应对 。没有了天然屏障的保护,以往强大的吐蕃军队也不过如此 。
其三,大唐提供的可靠支持 。王孝杰此次西征,承载了武则天殷切的希望 。此战若败,唐朝的情况岌岌可危 。为此,武则天下令让文武百官积极配合 。有了充足的军需供应,让王孝杰在作战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反观吐蕃,他们连士兵的装备都无法保障,又谈何成功呢?
推荐阅读
- 唐朝|为何吐蕃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 日月山|日月山,唐朝和吐蕃为何拼命争夺?
- 吐蕃|中国此民族为抵抗阿拉伯人,损失数十万精锐,使阿拉伯人非常头痛
- 大唐名将王孝杰是如何被俘的,之后的生活如何?(多图)
- 吐蕃国介绍
- 吐蕃国介绍【图】
- 唐朝名将王孝杰镇压吐蕃时为何会被俘?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图]
-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中原的经济与文化怎么走进吐蕃?(组图)
- 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可在吐蕃孤居31年也不回长安?
- 吐蕃|大唐与吐蕃8年2战大非川,薛仁贵、王孝杰成了论钦陵封神的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