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乾隆帝十几个儿子,为何选择非嫡非长还资质平庸的十五子永琰?( 二 )


乾隆|乾隆帝十几个儿子,为何选择非嫡非长还资质平庸的十五子永琰?
文章图片

先使用排除法:皇十一子永瑆因为母亲缘故,已经彻底出局 。
皇四子永珹被过继为乾隆帝的十二叔履亲王胤裪为嗣孙,降袭履郡王;皇六子永瑢被过继到乾隆帝二十一叔慎郡王胤禧为嗣孙 。
等于是乾隆帝以过继方式,将这两位皇子也彻底过踢出继承人人选之外 。
这时候只剩下四个皇子,说来也巧合皇八子和皇十一子乃是一母同胞,母亲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生前为贵妃,乾隆二十年死后追封为皇贵妃) 。
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亦是一母同胞,母亲为令懿皇贵妃魏佳氏(生前为皇贵妃,乾隆六十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之时,追封其为孝仪皇后) 。
以年龄来说皇十七子当时才8岁,当时尚未成年不说,还因为读书不行,还有骑射也不行的原因,从小就不为乾隆帝所喜爱 。
乾隆|乾隆帝十几个儿子,为何选择非嫡非长还资质平庸的十五子永琰?
文章图片

皇八子这个人则是出了名的不靠谱,举止轻浮,乾隆帝曾让他与永瑆一起去黑龙潭祈雨,结果他竟然擅自离开,连父亲乾隆帝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由此可见他的行为有多么荒诞 。
皇十一子倒是个文化人,是个书法大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 。
不过他有两大缺点一是骑射之术不擅长;二是人品不好,还特别吝啬 。同时代的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评价他是”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驭人 。持家苛虐,护卫多以非罪斥革” 。
而且他小气到王府中死了一匹马,不是按照惯例埋了,而是下令将死马煮熟了,全家人都吃马肉,以此来节省伙食费,在当时成为笑谈 。
而皇十五子永琰当时虽然年仅14岁,在学业方面13岁的时候就能通读五经,为人处世方面,根据《李朝实录》来看是“聪明力学,颇有人望”,因此深受乾隆帝喜爱 。
再以出身来说皇十五子永琰的出身也是最高的,他的母亲魏佳氏活着的时候就是皇贵妃,在当时后宫没皇后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是后宫之主,死后在乾隆六十年更是被追封为皇后,而皇八子和皇十一子母亲金佳氏死前只是贵妃,死后才被追封为皇贵妃 。
乾隆|乾隆帝十几个儿子,为何选择非嫡非长还资质平庸的十五子永琰?
文章图片

可以说各方面来说,皇十五子永琰都是乾隆帝当时仅有的少数几个选择中最优秀的那个皇子,因此虽然他资质平庸,治国理政水平一般,但也是乾隆帝在少数几个选择中的最佳选择了,是无奈选择中的最好选择 。
最后客观来说,嘉庆帝虽然治国理政水平一般,给人一种很平庸之感,能让人记住的似乎也就是除掉和珅之事,但其实嘉庆帝并没有那般平庸无能 。
因为他即位时清朝已经在走下坡路,康乾盛世已经结束,尤其是他父亲乾隆帝好大喜功,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像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之白莲教起义,看似发生在嘉庆元年,但当时处于乾隆帝太上训政期间,实际上是乾隆帝一手造成的,认真来说清朝的中衰已经在乾隆后期开始了,嘉庆帝是背了一个大大的锅,而且因为乾隆帝纵容,当时吏治腐败,可谓是千疮百孔 。
而在那种情况下,嘉庆帝还能守成,并且勉强维持下去,没有使得清朝快速衰败下去,不能说多么优秀,其实也算是一种本事了,平心而论,如果将嘉庆帝放到王朝上升期而不是衰败期,那么他怎么说也是个守成有余的仁君,所以嘉庆帝的能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平庸,只能说他处在的那个时期,得有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才可以扭转,而他不是,自然就显得很平庸了 。
【乾隆|乾隆帝十几个儿子,为何选择非嫡非长还资质平庸的十五子永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