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年虽跋扈不臣,罹大谴,其兵法之灵变,实不愧一时名将之称 。”自古以来,手中握有兵权的能人武士多不胜数,他们用自己的丰功伟绩为国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北宋年间奋勇抗金,为宋朝的江山稳固做出极大的贡献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缴销鸦片,为大清时期的社会提供安稳的秩序环境 。这些护国大将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对于当朝,对于后世都是英雄和功臣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文章图片

尽管年羹尧对皇帝极其不尊重,但对于国家年羹尧还是忠心报国的 。从内心上讲,也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其实从康熙年间的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年羹尧没有异心 。雍正帝还是阿哥的时候,皇室继承人还没有定下来,有很多大臣和皇子勾结在一起拉帮结派,意图做出残害手足之事,但年羹尧从未参与过到这种事情中,一心效忠皇帝 。直到雍正帝上位,年羹尧也多次领军平定叛乱 。
明明重权在握,为何年羹尧不自立为王?因为即便军权在他的手中,但他还是受牵制于皇帝的,其原因在于粮草 。部队行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粮草 。如果年羹尧与皇帝作对,皇帝就不会给他拨发军饷,到时,战士们连饭都吃不饱,不仅没有力气作战,而且也会使军心涣散,为各自谋出路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文章图片

也有人给出另外的一种说法,年羹尧在得宠期间,拉结的大臣很多,那些大臣为了巴结他,给他私下送了许多财物,他难道不可以通过这些来维持部队正常秩序吗?但是造反一事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如果造反没有成功,那些人担的可是杀头的大罪,这些人终究考虑的还是自己,所以也很难有人帮他 。年羹尧本质的忠诚和外界因素的不足,都是他不敢造反的原因 。
清王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潮,如果贸然起兵造反,那也是很难成功的一件事 。所以透过年羹尧事件也可以窥探到,无论在哪一行业,即便是爬到了很高的位置,也不能自视过高,要始终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荣誉或地位,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参考资料:
《清史稿》
《名人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