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二 )


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文章图片

现在,我们回到雍正这一边:
有着强大信息网的“四爷党”,非常有可能早就发现了八爷收买新科士子的的秘密 。于是,在这一次雍正自己的恩科中,他们决定打破八爷党对人才的垄断,着手发现培养“自己人”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王文昭、尹继善、刘墨林三人高中的时候,有人是喊了他们的籍贯的:状元郎王文昭是贵州人,榜眼尹继善是满洲镶黄旗(皇帝直接管辖),而探花刘墨林是顺天府(北京地区)的 。这届科举考试的三鼎甲,竟然没有一个出自于文风鼎盛的江南地区,是不是有点违背常理?
而且,尹继善和刘墨林的出生之地直接属于皇帝管辖,状元王文昭所处的贵州地区,虽然不受皇帝直接管辖,可是也远离八爷党的大本营——江南富庶之地 。这样一说,是不是更值得怀疑?
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文章图片

那么,那个神机妙算的道士是谁呢?虽然在电视中没有明确表示,但是在字里行间,导演都曾给过我们暗示:从雍正临死之际吞服的大量“仙丹”,以及乔引娣曾经提过的“贾道士的仙丹虽好”,这些情节,我们不难推断出,这个“深通天机”的道士,就是雍正的绝对心腹——贾世芳 。
也就是说,雍正早就看好了刘墨林等人,于是,让贾世芳前去泄露天机,早早地将几人招致麾下,从而完成自己的队伍建设 。
事情到了这里,就剩一个问题了:怎样才能保证刘墨林等人高中?要知道他们的竞争对手,可是才学满天下的“江南才子”,而且还事先知晓了考试题目 。
只有一个办法了:让八爷党夹带考生的事实昭告于天下,从而彻底毁了江南士子 。
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文章图片

可是,像这种极其机密的“私相授受”,是很难抓到把柄的 。于是,雍正想到了弘时,他的这个儿子早就有夺嫡之心,而且也想借着科举考试来培养自己的政治班底 。那么,弘时能够轻易的得到考试试题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是雍正“无意间”(故意)透露给他的 。
然后,就是最后一步,借着清流领袖李绂之手,点了这个炮仗(书呆子李绂能够知道伯伦楼有人贩卖科举试题,绝对是有人故意泄露给他的) 。
至此,我们可以将整件事情串起来了:在经过“诺敏案”之后,雍正深深地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才缺失 。于是,他和十三阿哥准备着手培养一些“自己人” 。可是,那些科举考试出色的江南士子,全都在八爷党的掌控之下,他们是很难插手的 。于是,雍正的眼光,瞄向了京城以及八爷党不屑于插手的云贵地区 。
而想要刘墨林等人顺利“出位”,就需要找个由头,废掉成绩更好的江南士子的功名 。那么,“科场舞弊”绝对是最为有效的一条途径 。
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文章图片

于是,雍正借着弘时之手,将题目成功地散布出去;而后再令人偷偷地通知了清流领袖李绂,最终成功地把售卖考题之人和张廷璐受人之托夹带的考生(八爷党看好的新人)一举铲除 。
到了这个时候,雍正皇帝亲自为其掌过灯的王文昭等人金榜题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没有竞争对手了) 。可以说,整件事情全部都在雍正的算计之中,只是八阿哥和弘时他们不自知罢了 。
【雍正|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纵观整个过程,绝对是《雍正王朝》里最为腹黑且精妙的一次权谋算计!那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