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
文章图片

而清皇帝们几乎每一位都曾来过这里 , 康熙帝共来避暑山庄 50 次 , 乾隆皇帝自登基后共来避暑山庄 54 次 。以及嘉庆皇帝 , 虽然在位时间非常短暂 , 但在他登基后共来过 19 次之多 。
每次来避暑山庄他们都要在这里呆上大约有半年的时间 , 清朝重要的政治军队以及民族和外交 , 这都是国家大事 , 而几位皇帝都会来到这里处理 , 他们在位的大多数时间 , 都是在避暑山庄度过的 。
寓意深远 , 匾额“避”字别有洞天
而康熙皇帝曾为承德避暑山庄题写的那块匾额 , 却成为了如今众多学者研究员争论不断的话题 。现在大家去往承德避暑山庄游览参观时 , 应该还可以看见避暑山庄上边那块匾额上非常明显的“避”多了一横 。可是康熙皇帝文武双全 , 文房四艺更是饱学之士 , 又怎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康熙皇帝显贵当权 , 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们细细钻研 , 有人说当年康熙皇帝已到了花甲之年 , 眼花耳鸣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当时大臣们虽然看出了错误 , 却不敢出言提醒 , 于是这块有着错字的匾额就这样挂了上去 , 306年来无人能改 , 至今还挂在避暑山庄的门上 。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
文章图片

而笔者认为 , 康熙皇帝写“错”的这一个“避”字却是深有含义的: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其一 , 避免皇宫的荣华富贵 , 有淡泊之意 。在承德避暑山庄时 , 康熙皇帝在《御制避暑山庄记》中记载:“无刻确丹楹之费 , 喜林泉抱素之怀” , 这就是建造这一山庄的重要主旨思想 , 也体现了淡泊的含义 。
康熙皇帝在建造这一山庄时多次强调要遵循“敦朴无华 , 不彩不饰”的营造原则 。其实想想便可知 , 皇宫那么富丽堂皇的地方为何康熙不在那里繁忙政务 , 反而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生活 , 仅仅是因为他厌倦了皇宫的奢华吗?
其实这也是未可知的 , 但可以判断的是 , 康熙来此地的朴素作风 , 绝对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 他可以借此机会清心寡欲 , 淡化皇宫的种种华贵 , 忆苦思甜 。康熙之所以在“避”字上多加一笔 , 就是为了体现他淡泊富贵 , 喜爱在这山庄里的自然风光 , 时常来此告诫自己不要贪图皇宫中那样奢华的生活环境 。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
文章图片

其二 , “避”在人们熟悉的意思中主要是“躲开回避”的意思 , 而康熙皇帝怕人们误解其题词为“避暑山庄”是来躲避政治决策 , 是来此避难的 , 便多加一笔警示世人自己仅仅是来避暑的 。当时自康熙即位以来 , 执政初期 , 面临着国内国际严峻的形势 。
他先是除鳌拜又平三藩后又收台湾 , 但这些事情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康熙皇帝在此期间多次来到避暑山庄 。他仅仅是来此地静心休息 , 为更好的平定战乱养精蓄锐 , 可他未曾想到后人竟会因为他的“多此一举”纠结了竟然有上百年之久 。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错写1字,306年来为何无人改?还依旧挂在避暑山庄门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