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

清末以及民国初年,我国经济上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政局不稳更加剧了这种混乱,这可以从几种钞票的命运上看出一二 。
1、大清龙钞(大清银行兑换券)
1908年,大清银行正式挂牌,其前身就是户部银行 。这个银行在当时充当央行的角色,其中的职责之一就是发行钞票 。第二年,为了整顿全国混乱的货币,也为了集中全国财政大权,朝廷决定发行新的钞票 。这钞票的正式名称是大清银行兑换券,俗称大清龙钞 。新钞票决定采用当时中国从未用过的钢凹印雕技术,为此还特地高价从美国请来技术人员 。
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
文章图片

印制好之后,已经到了第二年 。运回国途中,这批钞票出事儿了:货船遇上海难,船上的钞票大部分沉了,经过抢救,捞出的钞票少得可怜 。没多久,袁世凯也在全国的反对声中死去 。最终,这一批钞票没能发行 。就像龙钞一样,这钞票挺袁大头,袁大头倒霉 。
3、黎元洪兑换券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1917年,中国银行决定以他的头像发行新的货币,于是到美国委托当地的公司着手此事 。但国内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张勋率领辫子军进京赶跑了黎大总统,把溥仪给抬了出来,搞了一出大闹剧 。
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
文章图片

美国那边这时候刚刚把样票制作完成,还没来得及正式印刷呢!一看这结果,又没戏了 。就这样 。黎大总统纸币只能废了 。人们一看,这家银行是不是有反向预测的能力?用谁的头像,谁就倒大霉 。这事情吧,当时的中国银行那也是身不由己 。但印谁谁倒霉,也挺晦气的 。
经过这三种纸币的遭遇,当时各地军阀非常担心中国银行突发奇想,把自己的头像给弄到钞票上 。因为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基本上谁上这银行的钞票,意味着谁下台 。
4、淮海银行券
黎元洪被张勋赶走之后,原本就十分脆弱的财政权四分五裂 。各地军阀甚至商人都自己印钞,开始和中国银行争夺发钞权 。这不,著名的状元企业家、当时的全国首富张謇[jiǎn],开了家淮海银行,行长由他唯一的儿子张孝若担任 。在筹备银行的时候,他就准备自己发行纸币,淮海银行开业不久,淮海银行券就面世了 。
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
文章图片

张謇
为了图个吉利,在钞票上,他没有选自己的头像,而是用儿子张孝若的头像 。这种舔犊之情,可以理解 。再说了,有钱人怎么干,那也是他的事儿 。
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载沣|近代中国4种钞票尴尬史:头像印谁谁倒霉,其中3种还未发行就作废】淮海银行经营的时间不长,1922年开始发行纸币,到1923年业务就出现问题 。到了1924年,这银行干脆不再开展对外业务,进入整顿期 。之后张孝若先生曾多次想恢复营业,但都没能成功 。
而张孝若日后也挺悲剧的,在37岁的时候被自己的仆人枪杀 。作为当时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被枪杀引起巨大的轰动 。那时候也有人传言说这钞票用他的头像,还真不算什么吉利的事儿,他的命不够硬 。但相对于上面三种钞票,这淮海银行券好歹曾经正式流通过,这钞票的命显然更硬一些 。
总结:
通过这四种钞票的种种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动荡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 。这钞票,也成了一种记录历史的工具 。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金融业,曾经在昏暗迷惘中,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管这道路是对还是错,至少,能迈出新的步伐,对今日总会有一些启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