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_历史|被黑得最惨的中国人,开创了中国一个盛世,去世时,朝鲜举国哀悼( 三 )
万历皇帝不上朝,与他的健康状况有关,万历皇帝身体比较肥胖,我们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中也能看得出来,他经常头昏目眩,腰痛脚软,而之所以如此,与长期沉迷于酒色有关,这也是历代皇帝的通病,万历皇帝的祖父嘉靖帝、父亲隆庆帝,都喜好房中术 。皇帝喜好房中术,一些方士就投其所好,进献媚药,纵情声色又长期服用这些有害的药物,身体必然是每况愈下,明穆宗隆庆帝去世时年仅35岁,在位时间仅有6年,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虽然在位时间比较长,但是,身体也不怎么好,总的来说,嘉靖皇帝的健康状况比万历皇帝要稍微好一些,而隆庆皇帝的身体状况,则比万历皇帝还要差 。万历皇帝,早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就生了一场大病,此时的他才23岁,身体极度虚弱,头昏眼黑,头晕不止,只得“静摄服药”,孟冬(农历十月)祭祀太庙的活动,万历皇帝不能亲自参加,而让勋贵代劳,他说:“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礼 。”到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三月初六日,明神宗才“圣体初安” 。
文章图片
万历皇帝参加经筵,读儒家经典,与大臣们讲经论史
宫闱之事,外界知之甚少,对于万历皇帝屡次以疾病为由倦怠朝政的做法,当时的大臣都普遍认为这是万历皇帝懒惰的借口,但是,后来,他们也发现万历皇帝确实是身体不好,万历二十一年,身体刚刚有所好转的明神宗参加了慈圣皇太后的万寿圣节,他在皇极门,接受群臣的贺礼,大臣们难得见一次皇上,心情都非常愉快,随后,内阁首辅王锡爵被单独召见,万历皇帝要与他讨论朝政,君臣谈话结束之后,王锡爵甚至依依不舍,他说:“今日见皇上,不知再见何时?”万历皇帝随后表示,他也希望经常与王锡爵见面,“只是朕体不时动火”,心有余而力不足 。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三路兵马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京师震动,内阁大学士方从哲,希望万历皇帝在文华殿与群臣共商辽东战事,但万历皇帝以疾病缠身为由,不愿前往文华殿,之后的很多事情,万历皇帝都以疾病为由推辞,方从哲也觉得外界传言可能属实,万历皇帝称病是假,偷懒是真,与此同时,万历皇帝自己对传言也有所耳闻,他对方从哲发了一顿牢骚,说:“且疾病痛楚,是人所乐受否?真疾非假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王皇后病逝,方从哲借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太监沟通,得以在弘德殿见到皇上,这是方从哲当内阁大学士八年以来,第二次见到皇上,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都很难目睹天颜,何况普通的官吏 。方从哲与万历皇帝见面之时,万历向旁边的司礼监太监示意,表示自己的病情可以如实告诉阁臣了,万历皇帝又抬起手臂,让方从哲看,方从哲一路跪行到皇帝的御榻之旁,发现神宗果然非常的消瘦,于是就安慰他,要好好保养身体 。万历皇帝在接见方从哲时,他有时候都听不清方从哲讲的话,经常让旁边的太监复述,此时的方从哲才明白,皇帝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入膏肓了,让一个疾病缠身的人,看奏折,处理政事,确实是有点勉为其难,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弥留之际,召集内阁大学士方从哲、英国公张惟贤、兵部尚书黄嘉善、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八人来到弘德殿,万历皇帝见到他们之后,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面部,表示病情已经恶化到如此地步了,命不久矣,但是,仍然忧虑辽东的战事,随后,方从哲向万历皇帝上奏了用人、发帑等事,万历皇帝均一一答应,将手连握数次之后才断气 。万历皇帝弥留之际,仍然忧虑辽东战事,对于方从哲提出的用人、发发帑等事均作了答复,一个在弥留之际,仍然忧虑国事的皇帝,我们看不出这个皇帝有多昏庸、有多懒惰 。但是,万历皇帝弥留之际的细节,在《明史》里被省去了 。这些细节在朝鲜史料《燕行录全集》中得以保留,原文为:“(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放御医,皇帝御弘德殿,引接阁老方从哲、英国公张惟贤、兵部尚书黄嘉善、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八人,将手指面,教各臣看一看病至如此,又虑忧东事 。方从哲等奏用人发帑等事 。皇上将手连握数次,不久断气,是日酉时崩逝 。”
推荐阅读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加班|360 周鸿祎:程序员不应该 35 岁被抛弃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