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多少钱?说出来别不信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于经济还没有一个概念,那个时候也没有买卖一说,那个时候各家想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大多都是以物换物,在当时来说是极为不方便 。
文章图片
民国一块大洋大概多少钱?
现在人们常说鲁迅先生当时是年薪过百万的高薪人士,的确在当时普遍只有两三块大洋的时代,像鲁迅先生这样一个月350块大洋的确可以称得上年薪百万了,当时像鲁迅先生这样一个月收入能有几十块大洋的人,这日子绝对是过得很好的 。
文章图片
那么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通常是多少呢?其实现在很多人换算这种方式都是按照两种方式,一种是按金价,一种是按物价,可是这两种都并不怎么合适,因为民国时期正处于世界大战时候,那个时候动不动就会通货膨胀,由于世界都在大战之中,所以造成了时局动荡 。
就拿黄金来说吧,1914年一战爆发,由于中国没有牵连其中,那个时候国内还算太平,所以黄金和大洋比例就是1:15,然而一战结束后世界回归了太平,所以金银比则变成了1:40 。
当然,我们这边暂时放弃通货膨胀的考虑,就按照银元之中金银比的价格来换算,当时一块银元之中有24克纯银,而平时金银比的价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说1块大洋约等于1克黄金,按照现在的价值来算的话,一块银元大约等同于如今的350人民币 。
文章图片
而拿物价来算的话,这换算比例又不一样了,当时市面上除了流行大洋之外,同时还流通着铜板,由于当时大洋发行量极少所以价值极高,故而人们日常交易还是以铜板为主 。
比如《卖报的小女孩》之中唱的:
“七个铜板就卖两份报 。”
而铜板和大洋换算比和古代也是一样的,1个大洋等同于1000个铜板,而当时两个铜板就能买1个包子,如今的市面上1块钱也能买1个包子,所以我们按照这个来换算的话2个铜板约等于1块钱,所以1000个铜板约等于500块,也就是说当时的一块大洋和现在的500元人民币差不多 。
文章图片
所以综合以上来论述的话,当时一块大洋的价值按照如今的人民币来换算的话约等于350元至500元人民币不等,不过由于那个时候战争频繁,物价极为不稳定,所以有时候也有特例,在14年抗战时期1块银元的价格放到现在等同于将近800元人民币 。
【民国|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多少钱?说出来别不信】所以也难怪鲁迅先生当时是年薪百万,按照比例来计算的话确实是年薪过百万的高薪人士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