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后世为何用30集的电视剧纪念他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江间作四首?其三》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正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作为四大著作之一的魅力所在,其中《三国演义》塑造的英雄角色和极具文学艺术的故事更是作为民间茶余饭后的佳话,令人侃侃而谈 。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后世为何用30集的电视剧纪念他
文章图片

虽然作者并未对陆绩后续的故事与前身进行叙述,但从这一番话语来说,陆绩的政治才能还是略显出色的,能够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和抓住商论事情的重点进行陈述,虽无诸葛亮之大能,但也非无理取闹、酒囊饭袋之徒!如此看来,可见作者在小人物塑造上也格外成功 。
真实的陆绩?
《三国演义》终究就是小说,内容的故事为了更有曲折性与文艺感,对人物进行修饰与省略,无法正确判断小人物的真实情况 。随着现代一部三国时期的电视剧——《廉石传奇》的热播,其中的主人公是以三国陆绩为原型进行拍摄,令人对三国中的陆绩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在历史上的陆绩打小便是出身名门,可能这个名字过于陌生,但其侄子广为人知,正是火烧七百里连营的名将——陆逊 。这样看来,陆绩也不是等闲之辈 。但陆绩的人生可谓十分曲折,打小随着父亲南征北战,自打父亲在征战当中病逝,家族的振兴便落到了当时年仅九岁的陆绩身上 。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后世为何用30集的电视剧纪念他
文章图片

其中,陆绩因为父亲的离世与孙吴一脉有所关联,所以,陆绩在江东的发展下十分憋屈,手中没有势力的陆绩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杀父仇人作为自己的上司,却束手无策 。
但内心的仇怨仍然表现得极为明显,面对孙策的安排,陆绩有意违抗,以各种理由推脱,长久以来,令自己的君主孙策十分不满,毕竟君主要的是能够服从安排的臣子,而不是与之对立的臣子 。所以,孙策更为看好陆绩侄子陆逊 。
孙策在重用陆逊时有意离间陆绩与陆逊的关系,并将陆绩以各种理由进行贬官,虽然面对事业的低谷期,但也使得陆绩在治理一方上的才能有所发挥,将自己所管理的荒凉之地,协同百姓共同建设,很快,将一块数年来的荒地建设成为富甲一方的存在,可见历史上的陆绩也是有能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陆绩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入选24孝的人 。
陆绩之能?
早年时期,陆绩与孙吴势力当中的重臣鲁肃为至交,所以鲁肃在新任君主孙权的面前不断夸赞陆绩的能耐,而作为贤君的孙权也能够任用贤能、不计前嫌,对陆绩进行重用,给予一定的实权,但陆绩并不好战,更想发挥自己的智慧,维护国家的安定,从而成为江东的一位卓越的智将!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后世为何用30集的电视剧纪念他
文章图片

对于战事,陆绩一向在朝中主和,认为武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朝中一度使用前人的前车之鉴进行叙述,其中在朝中众臣皆在讨论如何以武力统一天下时,陆绩则以管夷吾劝谏齐桓公“不用车马一统天下”之事对朝臣进行洗脑,应保持和平统一的想法,如此的言论一出,无不令朝中大臣赞许陆绩的独特思想 。
陆绩不仅在政事上有着远见,还在民生上进行改革,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鼓励百姓的社会生产积极性,不断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兴建民生水利工程,在陆绩带率领下,江东一代的经济水平日益增长,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结语:
《三国演义》中虽未对陆绩进行人物描述,但根据史料文献当中,我们可以进行想象,命运坎坷的陆绩,沉着冷静,一心为国家、百姓着想,在军事政治上有着自己的见解,能够以一言回朝中百口的才能,在建设国家当中更是一把好手,令国家的发展更为平稳、激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