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真正霸主只有二个,其余三个名不副实( 二 )


不过 , 没过多久 , 晋景公又两次击败楚国 , 楚国霸业也是昙花一现 。更为重要的是 , 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 都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 但周天子没有册封楚庄王的霸主身份 。
春秋时期 , 楚国一直很强 , 但其“灭国绝祀”的手段 , 与华夏的“灭国不绝祀”文化相悖 , 让中原很多诸侯非常抵触 , 而一旦中原出现强国 , 中原诸侯反而会团结在这一国家周围 。因此 , 楚国的称霸 , 只是武力上的称霸 , 不太符合春秋霸主的真谛 , 很难得到当时诸侯的真心认可 。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真正霸主只有二个,其余三个名不副实
文章图片

三 , 其他五位霸主
郑庄公生活在春秋早期 , 曾在繻葛之战中击败周、虢、卫、蔡、陈联军 , 后来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 , 齐国曾是郑国小弟 。乃至 , 郑庄公的部下一箭射穿周桓王的肩膀 , 有人说“郑庄公的一箭 , 射出了春秋与战国” , 以下犯上 , 藐视君权 , 这是典型的礼崩乐坏 。总之 , 郑庄公虽强 , 但主要击败的是中小诸侯与衰落的周王室 , 并未击败当时真正的强国 , 说他是春秋霸主有些勉强 , 所以一般称他为“春秋小霸” 。
宋襄公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宋襄之仁” , 齐桓公死后 , 齐国内部爆发王位之争 , 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 , 齐人里应外合 , 拥立齐孝公 , 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之后图谋霸业中 , 宋襄公只得到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支持 , 而且在泓水之战中 , 宋襄公严格按照周礼办事 , 过于迂腐 , 但楚军根本不遵礼仪 , 于是大败宋襄公 。总之 , 无论从诸侯支持力度 , 还是从军事上来看 , 宋襄公都称不上霸主 。
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三位 , 他们的事迹发生于春秋末期 , 已经谈不上真正的春秋争霸战了 , 更像是战国到来之前的揭幕战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 , 但按照传统历史划分 , 公元前475年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 , 因此后来的勾践北上称霸是发生于战国时代 。更何况 , 吴越战争主要发生于东南一隅 , 对中原诸侯影响不大 , 持续的时间也极为短暂 , 因此说他们三位是春秋霸主比较勉强 。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真正霸主只有二个,其余三个名不副实
文章图片

笔者认为 , 齐桓公与晋文公是含金量最高的霸主 , 也是货真价实的霸主 , 不仅在维护周天子、华夏文明上做出过贡献 , 而且自身也得到周天子的册封 , 得到诸侯比较普遍的认可 。与之对应的是其他霸主人选 , 几乎唯有武力手段 , 且持续时间较短 , 也没有对当时的华夏民族做过什么贡献 , 因此他们的霸主身份名不副实 。
说到底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齐桓公与晋文公在争取私利之余 , 还做了一些利国利族之事 , 但其他多是为霸主而霸主 , 几乎只有私利而无其他 。最近数百年来 , 西方称霸的国家也是为了私利而霸 , 缺少为人类的责任担当 , 这样的霸主显然不是世界之福 , 自然也就名不副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