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战败,整整四十万大军,被秦国主帅白起,坑杀殆尽 。这一战之后,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军事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 。
秦国|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但是,赵丹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却并没有投降,反倒是主动和韩国取得了联系 。韩国是战国七雄当中,最弱小的一个 。韩国也明白,如果赵国被灭了的话,那么秦国下一个针对的对象,一定是韩国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韩国也绝对不能让赵国被灭掉 。
韩赵两国,就此一拍即合 。
接下来,两国派出了著名的纵横家苏代,前往秦国进行游说 。提起苏代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的哥哥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那位‘佩六国相印’的苏秦 。
苏代到了秦国之后,找到了秦国宰相范雎,游说范雎,希望范睢可以向秦王谏言,撤回秦军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只要让白起再多打一年,平定赵国根本不成问题,撤军看上去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 。但是,经过苏代的游说之后,范睢竟然真的同意,说服秦王撤军 。
秦国|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范雎之所以愿意让秦军撤军,自然不是为了帮助韩赵两国,或者收了苏代的贿赂那么简单 。真实的原因是,范雎是当时的秦国宰相,在秦国内部的地位仅次于秦王 。而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凭借着战功,已经足以威胁到范雎的地位 。如果让白起顺利平定赵国,那么毫无疑问,白起一定会居于范睢之上,这是范睢不能接受的 。
所以,范雎最后以秦军‘疲乏’为名,说服了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下令让秦军撤退 。当然,作为代价,赵国需要割让六座城池,献给秦国 。
就这样,秦军退兵,赵国灭国之危,暂时被解除了 。
秦国|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秦军退兵之后,按照当初的协议,赵国需要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 。但是,赵孝成王却并没有这样做,反倒是采取了大臣虞卿的计策,割让了六座城池给齐国,以此和齐国交好 。赵孝成王很清楚,如果将这六座城割让给秦国的话,会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此消彼长之下,下一次秦国再次进攻赵国,赵国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挡得住的 。反倒是用六座城去贿赂齐国,可以换来齐国的承诺 。一旦未来秦国再次出兵,齐国会同时出兵帮助赵国进行抵抗 。
除了交好齐国之外,赵孝成王还积极和其他几国搞好关系 。不但和魏国订立了盟约,同时还将灵丘地区给了楚国的春申君,以此交好楚国 。对于韩国和燕国,赵孝成王亦是选择极力交好 。
如此一来,除秦国之外的五大强国,几乎都被赵孝成王打点了一遍 。一个脆弱的攻守同盟,已经渐渐成型 。
当然,这还不够 。
秦国|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几个月之后,当秦昭襄王发现,赵国非但没有割让六座城给秦国,反倒是积极联系其他五国,顿时大为恼火 。秦昭襄王当即下令,让五大夫王陵统领秦军,直接进攻赵国国都邯郸 。
但显然,此时的赵国,已经度过了之前最为虚弱的那段时间 。而秦国这边,也错过了进攻赵国的最佳时机 。
秦军这边,主帅王陵并不是一个特别善战的将军 。据史书记载,当时白起结束长平之战,返回秦国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无法再担任秦军主帅,这才让王陵做了主帅 。不过,后世史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白起确实是病了,无法担任秦军主帅之位 。也有人认为,是此时白起知道了范雎的谏言,心中不忿,所以假装生病,故意推辞了主帅之位,所以秦庄襄王只能选择王陵作为统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