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打仗保命要挖好战壕,挖战壕有什么讲究?二战士兵挖战壕有多快?
在很多二战老兵的回忆录之中,对挖战壕这个工作印象深刻 。当时无论是的哪国的士兵,在打仗过程中一旦有空就要挖土,以国军为例,在纪录片《远征军回忆录》里,士兵回忆挖战壕的工作苦不堪言,长官要求:打仗前要先挖土,浅的要挖深,深的要挖通,挖通后要加固,等加固完了军队也该开拔了,去下一个地方继续挖 。
文章图片
▲《硫磺岛家书》日军挖战壕的情景
但如果是短兵相接的紧急情况,比如和敌人不期而遇,或者陷入敌军的追击,这时候可没有多少时间给士兵慢慢挖战壕 。在紧急情况下,士兵只需要在10分钟内快速挖掘隐藏自己的散兵坑,也被称为"半身坑" 。士兵将浮土垒砌起来架起武器,身体只要能在坑里卧倒或蹲下就够了,坑深在40厘米左右 。
文章图片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散兵坑
就是这40厘米的深坑,在紧急时刻能拯救一个士兵的生命 。在交火结束之后,士兵应该快速撤离战场,要是被命令驻守阵地,那么士兵们马上要开始扩建散兵坑 。全体士兵要在一小时内把这个40厘米的"坑"挖掘到1米到1.5米,可以弯腰站立不被攻击 。如需进一步挖掘,则需要将坑道贯穿,使其变成能行走的"壕",最后向斜下方挖一个小洞来躲避炮火,这个工作可能需要一天 。
文章图片
这些战壕再扩张,就需要工兵的配合,用沙包和木板加固,战壕深度要在2米左右,宽度能让两人通过,这才是完全版的战壕 。当然,这都是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施工,而且还要考虑士兵的体力 。毕竟人不是挖掘机,连续土工作业五到六个小时,如此大的劳动量会让士兵筋疲力尽,如果发生突然的袭击,士兵可能会没力气投入战斗 。
文章图片
▲二战时的机枪战壕模型
三、山崎大队能有多快?
然而,就算在二战,挖战壕依然主要依靠人力,士兵的挖掘工具只有工兵锹 。这把长度在半米左右的铁锹这是陆军士兵的好伙伴,它可以当近身武器,也可以用来挖掘散兵坑和战壕 。士兵们挖战壕是保命的手段,千万马虎不得,但在电视剧《亮剑》之中,日军山崎大队的"战壕"看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属于战壕的"低配版" 。
日军山崎大队若按照二战日军编制计算,有士兵1100人左右,这些人要是按照英军的土工作业标准,一下午足以挖出一公里长的战壕 。但是当时山崎大队被八路军追击,时间肯定紧迫,从剧照来看,山崎大队的战壕深度显然不到1.5米,剩下的加固也不存在,基本就是用一条蜿蜒的交通壕隐藏了所有士兵而已 。
文章图片
剧照可以看到,后面的迫击炮兵就在地面上攻击,前后相距也就十米左右,山崎指挥部是用沙包垒起来的射击台 。联系到当时日军和八路军交战的地方是"晋西北",这里的黄土土质是比较松软的,容易挖掘 。综合来分析,日军很可能在两小时内就能挖出让1100名士兵挖出隐藏身体的交通壕,虽然不算豪华,但是面对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来说绰绰有余了 。
【战壕|打仗保命要挖好战壕,挖战壕有什么讲究?二战士兵挖战壕有多快?】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无法对山崎大队的战壕进行攻坚,最后李云龙使用掘进挖土的方式靠近日军,用满天的手榴弹送山崎大队上西天 。当然,八路军战士的掘进速度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种战术太过理想化,在真实战场上很难展开 。
推荐阅读
- 双胞胎|她31岁嫁6岁小丈夫,背着丈夫去打仗,还生下4对双胞胎
- 诸葛亮|诸葛亮双腿没有病,打仗时为什么总要坐着轮椅?看后才知多可怕
- 兵团|二野第三兵团有3个军长,他打仗最厉害,人生结局也最凄惨
- 大阪第四师团|这支日军甲种师团,一听说打仗就病号激增,见到我军假装没看见
- 城墙|古代人打仗,为什么不将城墙外的地修成斜坡?
- 杨行密|皇帝为保命装瞎三年,妻子当着他面与别人胡混,睁眼后一雪前耻
- 北方|古代打仗,南方人为何总是打不赢北方人,真是南方人太文弱吗?
- 诸葛亮|刘备打仗从来不带诸葛亮,知道真相才知刘备的智慧
- 李秀成|太平天国李秀成打仗作战能力怎么样?
- 曹魏|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