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以平民身份白手起家完成统一大业的没有几个,刘秀是其中一个,在王朝混乱时拨乱反正、兴亡继绝的没有几个,刘秀是其中一个,功成之后能善待功臣、恤百姓的没有几个,刘秀是其中一个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位开国皇帝能做到立功、立德,功业与道德完全具备的,只有刘秀一个,翻遍史书传记、百家杂谈,也找不到这位开国皇帝任何黑点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就拿汉高祖刘邦来说,他登上皇位的过程,就有不少曲折的历程,也有很多故事,同时,身边也有类似于韩信、张良、萧何等大将与谋士,这就让他身上充满了故事性 。
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玄武门之变,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弑兄逼父从而上位的过程,让他在历史中的也充满了话题性 。
还有宋太宗赵光义的“烛影斧声”、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雍正皇帝的诏书疑云,每一个都有可供讨论与研究的大量素材 。
反观刘秀,他有什么呢?平平淡淡的幼年生活,自然而然地参加起义,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这完全没有让史学家们可供吐槽,能够大书特书的地方,可以说是无从下笔,就如同流水账一样,这让史学家们如何描写?
刘秀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一件合适的事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槽点,不狗血,没悬念,不具备话题性,因此,史学家们才会对他一笔带过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其次,开国功臣全部得到善终,故事缺乏吸引力
刘秀在建立东汉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共有二十八人,这些开国功臣被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中兴二十八将” 。
与其他大一统朝代不同,刘秀的开国功臣,全部得到了善终 。
这在封建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的时候,开国功臣中,总会有几个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诛杀处死 。
并且,开国皇帝也习惯性地对开国功臣下手,似乎不杀几个开国功臣,就说不过去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比如西汉初年,刘邦登基后,就先后处死了彭越、韩信,打天下时封了七个异姓王,被刘邦前前后后弄死了七个 。
再比如唐朝时,李世民登基后,虽说没怎么杀功臣,但是也有侯君集造反,最终被杀的事情 。
更别提明朝的朱元璋,那简直是杀功臣专业户,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几乎很少得到善终,就连忠心耿耿的徐达,也有被”赐蒸鹅“而死的说法 。
但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无一例外的,都是善终的结局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不管是邓禹,还是岑彭,再或者是冯异,这些人都是在开国之后,封侯的封侯,做高官的做高官,没有一个因为功劳过大,而遭到刘秀的猜忌被杀的 。
哪怕是刘秀减弱他们的兵权,也是有商有量,并同时许以高官厚禄,而功臣们也十分配合,君臣之间几乎没有猜忌的事情发生,双方相当和平的共同走到了最后 。
这样的故事,显然缺乏吸引力,毕竟不管是史学家,还是老百姓,对那些功臣没有得到善终的故事更加感兴趣 。
刘秀|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文章图片

就好比随便问一个人朱元璋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说上一二,因为他的话题性太多,并且槽点也多,尤其是批量处理开国功臣时事,不少人能说上半天 。
但刘秀让开国功臣全部善终,所带来的就是没什么可说,也没什么可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