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东汉末年实分4国,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去的那国有何隐情?( 二 )


文章图片

发展48年政权后,燕国被灭
公孙康死后,由于儿子公孙渊太小,故由其弟公孙恭继承皇位,而公孙康儿子长大后,便将叔父赶下皇位,自己称帝 。
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跟父亲和公孙度都不同,公孙渊脾气急躁,再加之血气方刚、年少气盛,他不肯屈服于魏国之下 。
于是公孙渊对魏国屡屡做出僭越之举,魏明帝被激怒,决定派军围剿燕国,第一次没有成功 。
第二次魏明帝派名将司马懿前去,司马懿何许人也?可以媲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人物 。
东汉|东汉末年实分4国,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去的那国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司马懿不仅骁勇善战,他更是带领当时的精兵强将前往燕国,轻轻松松就将其剿灭,杀死公孙渊 。
至此在东汉存活了48年的燕国,成为了东汉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
燕国为何轻松被灭,不是兵强马壮,十万铁骑吗?
这是因为去的是善于打仗的司马懿,而且司马懿挑选的全部都是精锐部队.
何为精锐部队?就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死人堆里存活下来的兵将,而且中原数场战争早已将他们打磨得无比强悍 。
所以燕国只跟边陲小国厮杀的小兵,遇到真正的大将,自然被打得满地找牙,俯首称臣了 。
结语
而燕国就这样被司马懿轻松剿灭,他在历史上存活的时间不但不长,而且与中原的三国比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
东汉|东汉末年实分4国,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去的那国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基本都是占地为王,打打周边小国,所以在历史中,往往被忽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了解的只有三国而没有四国的原因了吧 。
而历史很多著作中没有燕国也有可能认为它不值一提,比起其他三国来说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原因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