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为国捐躯的他,死有余辜!

文/食堂
西夏|为国捐躯的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03
徐禧是个资深军事爱好者,虽然在此之前他从来没当过一天兵,可他就迷之自信,认为自己是韩信复生,诸葛再世 。
宋朝对付西夏的办法其实一直都是攻一地、修一城,蚕食西夏 。
徐禧来到前线后,一拍大腿,这个方法不对,费时费力,还不讨好,要想灭夏,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 。
一旦失利,十年全白干 。
其实,徐禧这个想法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切中了宋军在宋夏战争中的弊端,也算颇有见地 。
随后,徐禧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在宋夏边境上,找到一个要地,造一座坚城 。
这样一来,
进,可以成为桥头堡,大军可以随时攻夏;
退,则可以设重兵把守,让西夏寝食难安 。
一旦如此,西夏必定会集结重兵攻夺此城,宋军就可以据城而守,消灭西夏有生力量 。
这方法确实好 。
可这么好的地方在哪呢?
大家伙在地图上一顿找,说什么的都有 。
这个时候,徐禧力排众议,以独特的眼光,在地图上点了一个地方——永乐川!
于是,永乐城拔地而起 。
04
永乐城建好后不久,种谔从京城述职完毕,返回前线 。
当他得知宋朝大军即将驻守永乐城后,他马上知道坏事了 。
徐禧选定的永乐城地势险要,位处宋夏边境敏感处,确实可以引诱西夏来攻 。
可徐禧计划的前提是要守住永乐城,守不住,一切都白搭 。
永乐城能守得住吗?
守不住!
永乐城除了太小,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缺陷——缺水!
种谔马上劝徐禧,别在永乐城守了,这地守不住,你的计划行不通 。
徐禧怒了,反问种谔道:“君独不畏死乎?敢误成事 。”
种谔什么人,大风大浪什么没见过?直接回复道:“城之必败,败则死,拒节制亦死;死于此,犹愈于丧国师而沦异域也 。”
此言一出,徐禧杀心已动 。
不夸张的说,只要他一声令下,真的可以弄死不听话的种谔 。
徐禧想了想,决定留下种谔一条贱命,然后他上书朝廷,种谔嚣张跋扈,应当撤职!
就这样,种谔被徐禧赶出前线,驻守延州 。
鄜延军彻底由徐禧说了算 。
05
很快,西夏三十万大军,屯集泾原北,想要拔掉永乐城 。
西夏|为国捐躯的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徐禧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只要击败这三十万大军,灭亡西夏,指日可待,灭国之功,唾手可得 。
徐禧哈哈大笑,对身边人说:
“彼若大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也 。”
可底下人却很慌,因为此时鄜延军的主力都跟着徐禧、沈括回到了后方的米脂城 。
城里只有不到五千兵力,外加十多万民夫 。
永乐城赶紧向后方求援 。
【西夏|为国捐躯的他,死有余辜!】接到求援信,徐禧马上就要率军进驻永乐城 。
这个时候,鄜延军第四号大将高永亨提出反对意见,他的意见和种谔高度一致 。
永乐城太小了,而且没有水源,压根就守不住,去了也是自取灭亡 。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干掉提出问题的人 。
徐禧大喝一声,高永亨扰乱军心,拖下去,斩了!
幸亏大家伙求情,高永亨被关进了大牢 。
高永亨一被拿下,就连名义上的主帅沈括都一直默不作声 。
西夏|为国捐躯的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其他人还有谁给自己找不痛快?
06
很快,徐禧带着援兵到了永乐城 。
永乐城的兵力达到了3万多,对面西夏人是30万,以一敌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