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清华大学破译战国竹简,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经历了夏商周,还有封建王朝 。但这几千年的历史其实是遭受质疑的,因为目前来看,有完整年份的记载只能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这之前,没有年限记载 。
文章图片
不仅是西方史学家对夏朝是否存在持怀疑的态度,国内也有一部分史学家持相同的态度 。学界有很多疑问,如果夏朝真的存在过,那为什么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发掘到它的遗址?即使发掘不到遗址,那为啥甲骨文也没有提到夏朝啊?这怎么想都不科学啊 。
二、商朝不记载夏朝历史吗
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商朝并没有对夏朝有相关记载,最早提到夏朝不是商人,而是周人 。一般来说,前朝的历史是后朝写的,后朝由于一些禁忌,经常篡改一些史料 。
文章图片
(甲骨文)
比如清朝写明史,《剑桥中国史》就评论明史是最详细最不靠谱的史书 。试想,如果清朝不写明史,那么这一段历史就会被后人遗忘,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朝的各种民间艺术都提到了明朝的历史,清朝官方是不可能不编写明史的,怎么说都说不通的 。
但是商朝不编写夏朝的历史却是相当有可能的,因为相比于明清笔墨纸砚发展到了一种程度,商朝通行的却是甲骨文,虽然有了文字,但甲骨文非常笨重,不适合流通,再加上一块骨头的面积也不是特别的大,所以能够写在甲骨文上的事件有限,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才会写上去,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自然是不会写在这上面的 。
文章图片
那什么是重要的事儿呢?《礼记》中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翻译一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以记这一时期的战争为主,对于夏朝没有特别的记载 。
但仔细想一想,春秋战国的史料讲述了很多商朝灭夏的战争,这对于商朝来说必然是大事件,为什么商代甲骨文没有记载这么重要的事件?这真的很奇怪,正是由于疑虑太多,人们自然会质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清华大学的一次破译也许能为这一疑惑给出一点答案 。
文章图片
三、清华大学的破译
在2008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收藏战国文物2288件,这批文物中有竹简,通过破译竹简,发现这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 。《尚书》是五经之一,有四个朝代,分别是:虞夏商周 。
它用记言的方式记事,虽然里面有很多神话故事,但是记载的东西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和文学阐释 。因此,《尚书》不仅有文学价值,还有历史文化价值 。
文章图片
(讨论竹简)
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在认真仔细地研究这一批竹简后,发现这一批穿越时空的战国竹简应该是《尚书》的古书,而传世的《尚书》是后人的伪作,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仔细读《尚书》,里面有《尹诰》和《尹至》两篇,都有提到“西邑”这个地方 。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人们将夏朝的都城称为“西邑夏”,那不禁要问,商朝人把夏朝叫什么?清华大学的教授认为商朝人可能并没有直接称夏朝为“夏”,而是把“西邑”作为夏朝的代名词,在甲骨文中也可以看到一个叫“西邑”的地方的相关记载 。
一些近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古代人对地名的记录很简单,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西邑”可能只是西方的某个地方,没有想到过这个地方可能是夏朝 。
推荐阅读
- 清华大学|对话元戎启行CEO周光:我不是「天才」,但我在等一个「机会」
- 量子技术|清华大学正式官宣!又一关键技术获得突破,谷歌也没料到这局面
- 清华大学|清华学霸拒绝王健林800万年薪,又拒绝马云的邀请,如今怎样了
- 清华大学|“清华””腾讯”商标被撤销?什么是商标撤三?
- 清华大学|过度采集、非法泄露,数字经济下如何利用保护好大数据
- 清华大学|拒绝王健林的800万年薪,又拒绝了马云,王兴现在混成什么样了
- 夏朝|殷商文化之源,还是先商文化之源?
- 夏朝|为啥找到了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却一直找不到4000年前的夏朝?
- 夏朝|中科大教授发表观点,证明夏朝就是古埃及,国内外网友态度一边倒
- 夏朝|“谜”之夏朝:商朝之前,是否就是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