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热点,还是凉了的好( 二 )
于是,在那个再过十几个小时就迎来大暑节气的中午,我进入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的风冷机房,靠着风墙站了不到一分钟,就被风墙以3.5米/秒的风速
(机房正常风力)
吹得浑身上下凉飕飕,完全忘了“空调Wi-Fi西瓜”才是这个季节的标配。
假如服务器会说话,每天这小风儿吹着,想必它们也会很得意这种被“小确凉”吹拂的舒坦日子。
科幻大片桥段:服务器泡“水”里
平心而论,张北数据中心有自然风冷却就够了,在张北“鼓捣”液冷技术属于多此一举。但是当看到满机房都是一个个“tank”——就像科幻大片里的桥段那样,一台台价值不菲的服务器安安静静地浸泡在液体里——心里还是震动不已。
文章插图
泡在液体中的服务器
“将服务器泡在液体里”的这项技术叫做浸没式液冷技术。这里的液体是一种特殊的绝缘冷却液,冷却液与服务器各元器件零距离全方位接触,器件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将直接被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
加上张北年均2.6℃的气候条件,泡在液体里的服务器这下真的“凉透了”——整个房间静悄悄,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
浸没式液冷的散热表现,对于传统风冷而言称得上是“降维打击”,无非是因为液体的热传导效率高出前者百倍。
前面提到的自然风冷却也不是对手。高山渊说:“如果将浸没式液冷向全国推广,那么全国数据中心的PUE都会降低到1.1以下。”
随着未来对能耗密集型服务器
(如AI服务器)
的需求加剧,浸没式液冷或许是唯一解。
液冷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散热方面,还在于它能够提升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设备事故率。高山渊告诉笔者,液冷tank运行三年,与同等规模的其他机房相比,
事故率降低了54%
。
但是,浸没式液冷也不是全无死角的“六边形战士”。
一方面液冷虽然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成本还可以接受,但它的一次性投入的确有点小贵;
另一方面,绝缘冷却液跟各类元器件的“磨合”还需要时间给以证明。比如,目前还未校验它与GPU等新兴计算单元、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兼容性如何;再如还发现某电容器件会在冷却液作用下慢慢失效等。
此外,囿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目前我们使用的绝缘冷却液距离实现国产化还有一段路程。
*理论上绝缘冷却液的寿命是30年,且损耗很低,每年约百分之零点几。
“减碳三环”能否带来“零碳云”
高山渊说,加上模块化设计、AI调温等技术,张北数据中心的全年PUE低于1.2,最低可以达到1.09——这是一个领先行业的数字,这一能效约等于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相当于种植了400万棵树木。
文章插图
减碳就是种下一抹绿
用大自然的冷风吹、用绝缘冷却液浸泡,把数据中心的PUE值降低到接近于1,这些手段非常高明,但这也丝毫无改数据中心仍是耗电大户的本来面目。据“中国IDC圈”统计,2019年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超过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超过2.4%。
数据中心负荷实在太大了,就算是能耗全部用来支撑计算,它们全年无休地开机运行,用电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天文数字遇到“碳中和”这样的宏伟目标,无疑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好在张北有的是“绿电”。
早在七八年前,张北就是“
广袤的原野上风车林立,数千亩光伏电板如波荡漾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风车和光伏电板已经成为张家口市的重要电力来源。使用“绿电”,成为张北数据中心的应然之选。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熊猫烧香|还记得“熊猫烧香”吗?那制作这个病毒的小哥,现如今怎么样了?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家用燃气灶具新国标本月实施,这个功能必须有
- 枸杞|拼多多发布“御寒指南”:这个冬天不感冒 万物皆可加绒
- 视频|微信视频号,更微信还是更视频?
- 刘强东|这个城市咋了马云投50亿,华为跟100亿,刘强东跟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