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跪拜盛行背后,是古礼畸形的演变
直到现在,跪下磕头这种封建社会的残余陋俗,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且并不限于对神灵祖先 。譬如某些地方新人结婚,必须要向已婚的所有亲戚下跪磕头,若是回老家过年,见到比自己辈分高的人,拜年时也得真跪拜,哪怕对方是个小孩 。由此可见,跪拜从未彻底地消失 。
文章图片
《周礼》中跪拜礼被细分为9种: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这不仅反映了贵族礼仪的规范化,更反映了周朝等级制度下为稳固统治针对人们生活制定行为准则的社会现象,所谓奇拜便是一拜,也可理解为少拜,相对的褒拜则指多拜,可见当时跪拜的分类之细 。
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实际上是一种恢复社会稳定秩序的理想,只不过礼崩乐坏后再想复古很难,周礼随着时间推移也在继承基础上出现了变化,譬如跪拜礼便随着封建社会等级加强逐渐由平等礼仪转为了等级高低的标志,所谓“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 。
文章图片
秦昭襄王见范雎时,曾为了求策从跪坐变为上半身伸直长跪;汉文帝听贾谊谈话,听到入迷初不自觉在席子上膝行靠近他,贾谊对此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如果换到清朝时期,这场景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
可见秦汉是跪拜礼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要知道先秦时代君主对臣子行“拜礼”很寻常,体现了封建君主集权尚未强化,而随着椅子出现,大家都席地而坐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跪拜礼本身也就有了一方高一方低的区别,从外在看是明显的不平等行为 。
【清朝|清朝跪拜盛行背后,是古礼畸形的演变】
文章图片
至少从唐代开始椅凳便相当普及,但跪拜礼的尊卑意味并没有像明清时期那样被高度强化展现,譬如《宋史》中就有提及,即使是皇帝出巡,百姓也是可以不用跪得乌泱泱只见人头不见脸,而是可“夹道驰走,喧呼不禁,所过有旗亭市楼,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换句话说就是热热闹闹围观 。
当然,如果是重大严肃的郊庙大礼便特别一些 。据近代学者考据,唐朝时皇帝坐,臣子也可坐,到宋代便是皇帝坐大臣站立,再往后到了元朝时,“乃跪,后世从之”,明清时君主集权强化让跪拜礼的尊卑等级意味大大增加,尊君卑臣是常态,从朱元璋到乾隆时皆是如此 。
文章图片
至此原本平等的古礼彻底畸形,清朝时的跪拜细分主要针对行礼对象的身份高低,如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最高级别的三跪九叩在臣民见皇帝皇太后时便可见,《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中有记载:“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
正是因为清朝跪拜礼已经将人完全等级化,与自由平等人权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更束缚了民众思想,民国才会废除跪拜制度,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传统礼仪的演变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关联的,如果人的思想依然被封建残余统治,在拜神拜祖外继续使用磕头跪拜,实属荒唐 。
推荐阅读
- 谷歌|媒体垄断,付费删稿盛行,企业危机公关为何变了味?
- 快递行业|网购盛行的时代,快递行业却表示“难以生存”?消费者们不愿意了
- 马化腾|清朝最厉害的商人,清政府都向他借钱,估计马云、马化腾都佩服他!
- 标称容量|某宝双十一避坑指南:应急启动电源虚标盛行,教你一招避坑~
- 网络游戏|某音博主跪求马化腾马云把游戏关掉,哭喊跪拜,难道真的有用吗
- 马化腾|某音博主跪求马化腾马云把游戏关掉,哭喊跪拜,难道真的有用吗
- 诗妮娜|普密蓬国王冥祭5周年,泰王一家4口跪拜,诗妮娜蹭进主枝成员
- 湘军|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布政使|清朝时的“布政使”,放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你可能永远都不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