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内测“学习”入口,泛知识赛道还能挤得下一个抖音吗?( 二 )
其二,泛知识类视频兴起,爱奇艺、快手、微视等都已布局。视频平台都在布局短视频。今年6月,快手推出知识直播IP“快手新知播”,联动100名知识大咖、50余家专业机构,以及超过1000名快手知识主播,将在三个月内不间断带来上万场知识直播。
而今年3月,腾讯旗下微视推出雪球计划,鼓励MCN机构纳新并推动达人创作内容,重点招募泛知识类科普视频的内容创作者;长视频大佬爱奇艺也于去年宣布随刻转型兴趣社区,与泛知识赛道存在重合。
而作为知识分享领域龙头之一的知乎,也在2018 年新增了“视频”专区,还配套了“海盐计划”、一键图文转视频工具等,帮助“泛知识类”视频的成长。
而作为短视频大佬,看着自己的领域被不断侵蚀,抖音的焦虑可想而知,所以,在各家未成气候之前狙击也是意料之中。
其三,知识类视频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艾瑞咨询在《2020年中国在线知识问答行业白皮书》提到,2020年中国泛知识内容行业已经成长为千亿级别的市场,而线上泛知识内容平台移动端网民渗透率平均已达到86%以上。
同样,哔哩哔哩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泛知识类视频已经占到B站视频总播放的45%,去年有1.13亿人在B站学习,这个数字是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3倍。过去一年科学科普内容获得了飞速增长,播放量增涨量高达1994%。
在哔哩哔哩成立的十二周年论坛上,陈睿就在演讲中提到:“视频比起书本来说对于知识的传播更友好、更高效。所以我认为,所有书本上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视频再次传播。”
而且,泛知识类视频也迎来好时候,知识付费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在线教育也因为疫情提前到来。但是,抖音做“泛知识”视频遇到的压力也不会小。
三、从“泛娱乐”到“泛知识”,抖音需要跨过几重山?相比于泛娱乐视频来说,泛知识视频的粘性和附加值都要更高。既能使得普通用户产生“知识获得感”,又能降服青年用户和精英人群。但是,对于抖音来说,困难之处也不少。
首先,抖音没有做知识视频的积淀。抖音是以泛娱乐起家的,成名之路很顺畅。但是在泛知识视频的道路上却是个“小老弟”。在这个领域,B站、知乎和好看在泛知识内容上都更有话语权。
B站最初并不是主打知识类视频的,但是由于年轻用户的求知欲以及良好的社区氛围,B站渐渐走上了这条道路,推出“知识分享官”等活动扶持创作者;而知乎一开始就是做图文知识解答社区的,在短视频的风口之下,自然而然地转行做泛知识类视频,并拿出10万现金和亿级流量激励创作者。
而好看视频具有背靠百度的天然优势。早在PC时代,百度知道、百度经验就是泛知识内容的佼佼者。好看视频不仅能背靠百度搜索超7亿的用户量,还能和百度搜索、百度经验、百度百科、百家号等百度系泛知识产品相关联。
今年6月,百度“轻知计划”上线以来,入驻的新作者接近2万名。而且据宋健透露,目前泛知识视频内容分发占好看视频全平台42%。
这样来看,各家来势汹汹且都舍得砸钱,“流量黑洞”抖音在泛知识视频中的战争不好打。
其次,泛知识视频的内容不好做。和娱乐向视频相比,知识向视频的门槛较高。毕竟,“人人都可是创作者,但并意味着人人都是专家。”
知识向视频的受众面更窄,而且对于创作者的要求更高。目前,各大互联网内容平台都在培养自己的创作者,并且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知识创作人”、“西瓜活字计划”等。
但是一名优质知识类创作者的培养周期很长,所以各家内容平台也展开了挖角大赛。例如此前西瓜视频就花重金从B站挖角敖厂长、巫师财经等Up主。
推荐阅读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江小白|腾讯被群嘲背后不只是一场全民娱乐这么简单
- 娱乐集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离职
- 清单|微信安卓版 8.0.18 内测更新,增加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 股份有限公司|新版微信内测!可关闭视频号和直播推送,能看哪些信息授权第三方
- 内测版|微信安卓版8.0.18新增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 制作|市场要闻|收入高度依赖大客户优酷,网剧制作公司「耐看娱乐」递表港交所
- 投诉|内卷泛滥,大量卖家没躲过去丨2021跨境侵权大案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内测版更新:新增 iOS 同款边写边译等实用功能
- QQ音乐|QQ 音乐 11.2 内测版发布:支持“智能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