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蹄子|年轻人沉迷于短视频的“低级快乐”( 二 )


她表示,许多泥不仅做得很有创意,且价格低廉,关键是拉布起泡再扎泡的感觉确实很解压,周围很多学习压力大的人都喜欢自己买着玩。
史莱姆的流行,助长了微店的发展,在微店平台上有超过万家史莱姆店铺。去年,微店还举办了首届史莱姆周活动,通过打榜活动将支持的人气泥po送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的大屏。
【 驴蹄子|年轻人沉迷于短视频的“低级快乐”】不过刘林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泥圈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逐渐有了饭圈化的倾向,再加上商业气息变重,这个圈子越来越乱了。“可能慢慢地我也会离开这个圈子,但我真的很不舍,希望它可以慢慢变好”。
二、从记录生活到逃避生活沉迷钓鱼、玩泥或看修驴蹄子、刮肥皂,一位知识类抖音博主曾分析过这类“上瘾行为”,他表示,这类视频本身不需要承载多少内容,只需要满足用户的直接感受。也就是说,从这些机械性的动作中,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轻松和舒适,从而致使他们一直重复这种行为。
驴蹄子|年轻人沉迷于短视频的“低级快乐”
文章插图
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用户能够从这些解压视频短暂逃离现实生活,而他们逃离的又是什么呢?一是现在的高消费生活环境,另一点则是对阶层固化的无奈。
史莱姆、钓鱼、刮肥皂,仔细看这些爱好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成本低。肥皂家里都有,史莱姆除了一些上百的“天价”泥,基本上几十块钱都能买到,而非专业钓鱼人士对工具没有太高要求,简易的鱼竿也能满足他们。在抖音上看修驴蹄子或抠藤壶、篾竹条,基本更是零成本,即使心血来潮买个手工篮子也花不了几个钱。
一位酷爱钓鱼的80后表示,钓鱼是目前自己能找到的相对低成本的休闲项目。相比露营和冲浪,只要有水的地方,一根鱼竿、一点鱼饵再加上瓶矿泉水,就能打发一下午的时间。
近两年来,消费升级成为趋势,市场上众多行业在消费升级概念的包装下,诞生了不少新品牌,但伴随而来的还有高价之风。一支66元的雪糕、一个21元的馒头、一杯代购奶茶被炒到上百,盲盒、JK、汉服等圈层,想要买得精致,无不用大把大把的钱来支撑。而在这种消费热潮下,很多人的消费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转变为了消费压力。
钓鱼吸引年轻人的除了平静和适宜,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这一运动对所有社会阶层一视同仁,用一句最经典的话来讲,就是“鱼儿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钓鱼者而言,当你拉上来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征服感带来的快乐瞬间满足了自己,而当你紧盯水面时,谁也无法预知下一条能钓上来什么鱼。这种不确定性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不会因为装备贵就必然收获多,也不会因为谁穿得光鲜亮丽,鱼儿就上钩。
一位野钓多年的网友称,自己从来没有中过三斤以上的大鱼,但这并不妨碍他每周末去打卡。他还结识了一群新钓友,大家不以渔具的贵贱论英雄,只是在岸边静静地坐着,享受此刻共同的宁静。
当内卷现象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教育以及各行各业,圈层文化也充斥着优越和鄙视的对立,或许只有钓鱼才能如此悠闲和平和。
三、生活让大多数人选择“低级快乐”钓鱼、刮肥皂、修驴蹄子……虽然这些视频让看的人感到舒适,释放压力,但不可否认,这种内容和抖音、快手上那些极易让人沉迷的碎片化内容没有本质区别,不会带来思考,也不会帮助提高能力。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却把解压视频当作“精神食粮”。
一位喜欢看钓鱼视频的网友称,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连打游戏的精神都没有,只想躺在床上刷刷短视频。可他并不喜欢那种十几秒钟就划过去、看完只觉得更空虚的短视频,反而聚精会神地看别人钓鱼,更能获得满足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