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高于社交 微信车载版真的要来了( 二 )


具体来说,未来搭载了微信车载版车型的方向盘上会有一个固定的微信小LOGO,让司机在双手不离开方向盘的前提下启动微信功能,按下后打开微信,长按则关闭 。类似于电脑版登录,初次登录时也需要像PC端微信一样在车机屏幕上扫码进入 。收到消息时,车机屏幕下方会自动弹出一个提示(有提示音,但没有具体消息内容),如果用语音说“播报”,微信会自动播放来信内容,并可合并几条消息一次播报 。
播报完毕后,驾驶员可语音下达指令如“回复”、“忽略”、“取消”、“重播”、“屏蔽”等等,如选择“回复”,驾驶员只可通过语音进行回复,无法采用手动输入等方式,换句话说,微信车载版只能“听”,不能写 。当然了,除了收发语音,微信车载版还支持语音通话,而所有视频通话也会自动转化成语音通话 。
通讯高于社交 微信车载版真的要来了
文章图片
■微信车载版:是鸡肋还是刚需?
腾讯方面给微信车载版定义了两个关键词——“简约”和“克制” 。一方面,微信车载版应用范围是满足用户基本通讯需求,因此相比于手机端微信,微信车载版并不是“变革”的产品,不会带来哪些更新的体验和惊喜,最大的亮点则是全程使用语音交互,进而解放司机眼睛、双手 。另一方面,由于车载场景是多服务连接的形态,为避免信息过载,车载微信的应用需尽量平衡车载其他应用的潜在冲突 。
“简约”和“克制”最终落点是安全 。也正是因为安全考虑,微信车载版希望让用户在开车时能够安全、便捷、私密地进行通讯 。因为在驾驶过程中增加通讯功能的设置,的确是一个一体两面的尝试,这也是大部分车载通讯/娱乐面对的问题:如果这一创新应用如车载微信的用户体验不好,部分用户不满足于现有基础功能,那驾驶员仍然会通过手机微信收发信息,这种创新或成为“鸡肋”;但如果车载微信的用户体验好,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但也意味着为用户在开车时使用微信打开了大门,虽然驾驶员的眼睛不再需要盯住手机,但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仍可能被分散,很难保证司机在语音控制的过程中不去关注屏幕上的信息,确保收发进度和准确性 。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推出微信车载版如此谨慎,它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由于车载场景跟普通的使用场景差异化很大,腾讯花了很长时间对车载微信进行打磨、适配,让其符合车规级的安全要求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多次强调微信车载版的安全、隐私属性,直言腾讯一直的想法是:“强调必要的通讯场景的有限使用,而不是过度鼓励用户在驾驶场景的使用”,未来也会结合更多用户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功能调整 。
通讯高于社交 微信车载版真的要来了
文章图片
诚然,微信已成为我们日常通讯的主流方式,微信车载版的推出也是为了解决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微信的刚性需求——既然无法避免,与其让司机使用手机,倒不如使用全程语音、解放双眼的微信车载版 。但目前来看,微信车载版的用户体验和实际效果尚不可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微信车载版是鸡肋还是刚需,仍要看自身能否适应微信车载版的交互模式、能否在驾驶过程中有节制的使用 。不过初步可以预测,微信车载版最实用的也许会是接收位置、开启导航这一功能 。
■微信车载版未来是否可期?
虽然现阶段微信车载版对用户的价值无法一概而论,但对于腾讯/车企来说,其意义却更为积极且远不止于此,从他们的角度,微信车载版的应用只是开始,它未来仍有值得期待的惊喜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