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都不敢得罪的女人,你知道此人是谁吗?【多图】

姬揔持,唐高宗李治的保傅,唐朝正一品的周国夫人,于史书上并无记载,不过近年随着姬揔持墓志全文的公开,这位自长孙皇后逝世后,被誉为是唐太宗后宫中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也终于从历史的迷雾中展露出了不容小觑的身影 。
根据目前研究发现,姬揔持的墓志长宽各93厘米,全文长达2000余字,就墓志的规格而言,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当时唐朝三品以上高官才能享有的待遇 。那么这位皇帝的保傅,为何能够享有如此之高的待遇呢?
这就要从伴随了姬揔持后半生的“周国夫人”这个封号说起了 。
话说唐高宗登基后,先是将自己的保傅姬揔持从正三品的荥阳郡夫人晋封为了正一品,尔后过了没多久,唐高宗又觉得光有荥阳郡夫人的名头还不够响亮,于是又将姬揔持改封为了正一品的周国夫人 。只是当时谁都没料到,没过几年唐高宗就废黜王皇后改立了武昭仪为后,而武后的父亲武士彟被追封的爵位不是别的,正是周国公 。
这下子就尴尬了,因为武士彟的妻子、武后的亲妈杨氏当时仍然健在人世,按理来说,周国夫人这个头衔应当落在杨氏的头上才对 。
姬揔持自然也察觉到了自己无形中占据了武后的母亲杨氏的名衔,于是主动上表恳请唐高宗将自己改封为鲁国夫人,好将周国夫人这个封号让给杨氏 。
虽然说起来唐朝历史上并不乏夫妻封号不同的例子,但和丈夫封号相对应的外命妇封号,在妻子还活着时就被另一个女人所占据,这样的事情纵观唐朝也仅见唯二两例 。而武后之母所遭遇的这件奇事,不仅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例,更是后无来者,因为燕国公张说的妻子元氏在唐玄宗的姨母兼养母燕国夫人窦淑身故后,便得到了燕国夫人这个封号,而杨氏就憋屈多了——就算后来姬揔持过世了,杨氏仍旧连周国夫人的帽檐都没摸到 。
武则天都不敢得罪的女人,你知道此人是谁吗?【多图】
文章图片
所以姬揔持瞅准时机,两次上表请求改封鲁国,第一次是因为武后的父亲武士彟封为周国公,第二次则是因为贺兰敏之改姓武敏之以继承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 。
姬揔持的举动可以说是在世人的意料之中,毕竟杨氏是武后的母亲,唐高宗名义上的岳母,而姬揔持就算备受唐高宗的尊敬与礼待,但说起来本质也就只是个皇家的仆人,伺候皇帝的下人,和杨氏比起来身份有着天壤之别 。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唐高宗居然连续两次都驳回了姬揔持的请求,坚持让姬揔持继续当着这个周国夫人,而对于杨氏,唐高宗则只是象征性地将其改封为了荣国夫人 。
如果说这一切只是巧合——虽然姬揔持封周国夫人在前,武士彟封周国公是在这几年之后,唐高宗完全可以避开这样的“巧合”将武士彟封为别的封号,那么接下来耐人寻味的就是,杨氏死后受到了唐高宗的追封,而追封的封号不是别的,正是鲁国夫人这个当初姬揔持为了表示谦逊,意欲退守的封号 。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唐高宗要如此厚待自己的一个保傅,甚至连杨氏这个皇帝的岳母都不得不对其避让三分?
其实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在于唐高宗对姬揔持和对杨氏的情分不一样 。毕竟在唐高宗看来,姬揔持从自己一出生开始就跟在身边伺候自己,这份历经三十多年的深厚恩情与朝夕相处的感情,远非杨氏这种因为婚姻而来的裙带关系可比拟的 。所以哪怕姬揔持表面上看只是个皇帝的保傅,但就是这样一个保傅,被唐高宗认定了即使面对皇后的母亲也不需要让步,更不需要让出周国夫人的封号 。
事实上也正因为唐高宗的态度十分清楚且不容置喙,杨氏和武后这对母女也深刻理解到了姬揔持在唐高宗心中的地位是有多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