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子太保、二部尚书叶梦熊生平简介[图]( 三 )


明朝太子太保、二部尚书叶梦熊生平简介[图]
文章图片
四、青云直上的不惑之年
《明史》记载:“寻督凤阳仓,裁羡额,绝侵渔 。万历二年,以郎中知赣州, 罢关市无名之征,平黄乡菲党黄楷,民戴德祠之 。”
万历元年(1573),叶梦熊升河南归德司理事,数月后又迁调为南京户部主事,不久督理凤阳粮仓 。在督理凤阳粮仓时,显现出叶梦熊雷厉风行的作风,据万历《惠州府志》记载:“故事凤阳多额羡,……旧例,诸卫所官坐犯条夺俸,复官时,计所旷岁月给之,谓之补支,每千金则以十之四入督理 。”叶梦熊奋然谓:“奈何以仓场为币?”毅然一切裁罢 。万历二年(1574),因督理粮仓有方,被委任署理本司郎中主事,不久又调任赣州知府 。
赣州乃四省之冲衢,桥关商旅辐凑,人视为利薮 。叶梦熊刚到赣州,即立程书与十县,更始月课殿最,郡属为肃清 。赣州安远黄乡堡有剧寇,盖自祖世窟穴万山中,后其孙黄楷纵横行劫,倡众聚徒二万余人,为害多年,有司不能约束 。叶梦熊决意除掉黄乡寇患,与军门江一麟议定剿灭之策 。叶梦熊并不采取硬碰硬的做法,他首先密访故尝与贼有交通者,召来密授;接着又召来黄楷所亲任者,数月之间悉至,无不人人愿归 。然后,叶梦熊在黄乡堡选择合适地点建立社学,行乡约,立保甲,教育感化地方子弟,有愿学者,悉至郡城延师督教 。黄楷与几个酋长执迷不复,仇杀向化 。叶梦熊认为时机已到,召集黄楷之归顺部下,谕之曰:“毋梗化,朝廷待以不死,恩浩荡矣!能从籍为编户乎,不则且夷其穴 。”遣之归 。黄楷业已率一万多人造反,叶梦熊分兵预据扼塞,黄楷所率手下突然反正,令黄楷错愕不已 。仓惶带着老婆、孩子及1000来人逃回山中,而这1000人中还有一半已经得到叶梦熊的牒片,立时倒戈相向 。黄楷和老婆、孩子逃入一座庙里,自焚而亡,骑士馘献之 。斩首三百颗,余悉抚平 。捷报报至,江一麟叹曰:“百年大憝,一旦芟除,真妙算哉!”此举轰动朝野,万历皇帝闻报之后,即下诏赐金币,即将论功升赏,恰遇叶梦熊母亲去世,遂丁忧归家守孝 。
万历六年(1578)服满,朝廷授任叶梦熊为直隶安庆府知府 。安庆地处水路要冲,饶泽之府,叶梦熊无为而治,一切为民休息 。会有弓田之令,上下阿江陵,意尚苛刻,惟叶梦熊一切宽大 。抚台孙光祐下檄,未旬日即催完报,且欲并山坡湖荡丈之 。叶梦熊申辩说:“安庆邑多沮洳,冬望平芜,春夏即为鱼鳖之窟 。若从台议,是我为民厉阶也 。”抚台训斥叶梦熊没有严格执行命令,下令坐夺叶梦熊俸禄3个月 。《明史》记载:“起补安庆府,虽因弓田便民事,坐缓夺俸亦不顾 。会旱,祷雨立应,百姓为筑‘留云亭’ 。”
五、安邦定国的知天命之年
没人预料到,已经迈入知天命之年的叶梦熊竟然迎来人生的辉煌,而且是异常耀眼的辉煌 。他从一个老练成熟的文官,转为驰骋疆场的武官,屡立军功,扬名立万,威震敌胆,为保卫明朝边境做出巨大贡献,《明史》称之为“民族英雄” 。
《明史》记载:“改浙江道 。部署船舰,海波息警 。”万历十年(1582),叶梦熊升任正四品的云南金腾兵备按察司副使,还来不及动身入滇,又改任浙江巡视海道按察司副使 。行部四明至周山,视诸险要,叹曰:“国家岁费粮饷,士仅仅保境内 。”于是悉召外海渔船,下令编次,各分界限,自为部伍,教技击,缮器械,不惟守望有赖,即在在皆兵,沿海晏然,岁省饷金之半 。
《明史》记载:“时值诏举边才,台省文章荐梦熊,获调永平道兵备,梦熊韬略,此时及得施展,其用兵善用问,又能用敌问已用,复以问用间,有辗转不穷之妙算 。创制轻车神炮,一试辽东,虏尽披靡, 加右参政,举廉能第一。”台省举边才,已经显露出非凡军事才能的叶梦熊众望所归,调任永平兵备 。至任,叶梦熊首谋督府王一鹗,曰:“破虏莫如车战、火攻,边事久驰,宜依古式制轻车神炮 。盖车轻则易驰,炮重则及远 。”于是授法督造 。会辽东告急,请施于辽,虏遂披靡 。皇帝听报,命取进大内,下旨令九边如式制造 。并下诏慰劳兵士,加封叶梦熊为左参政,兵部纪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