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句丽的战争中,隋炀帝百万大军为何还不如唐太宗的小股军队( 二 )


对高句丽的战争中,隋炀帝百万大军为何还不如唐太宗的小股军队
文章图片
/font>
经历了隋末的天下大乱 , 唐朝建立了起来 。唐太宗时 , 因为隋末内战带来的巨大消耗 , 国内也不过有户三百万 , 由此可以看出 , 唐太宗进攻高句丽所能利用的国力和资源远远地不如隋炀帝时期 。但唐太宗认为 , 辽东本中国故土 , 且高句丽对后世子孙危害极大 , 如果不能及时铲除 , 日后必然成为大患 。www./font>
于是 ,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 , 唐太宗继隋文 , 隋炀之后 , 再起辽东之役 。唐太宗御驾亲征 , 唐军水陆并进 , 初战即收复辽东城 , 斩俘高句丽军两万 , 紧接着唐太宗又击败了前来救援安市城的高句丽15万援军 , 使高句丽举国震恐 。后来因粮草供应和天气转凉 , 唐军开始回撤 , 尽管此役中唐太宗率领下的唐军连破十城 , 阵斩四万余人 , 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 但却仍没有达到唐太宗将高句丽彻底灭国的战略目标 。/font>
 
对高句丽的战争中,隋炀帝百万大军为何还不如唐太宗的小股军队
文章图片
copyright br />
回国后的唐太宗君臣从历代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作战中总结经验 , 尤其对隋炀帝三次出征失败的教训进行了借鉴 , 终于制定了之前从未实行过的新的战术 。即高句丽虽然体格不小 , 但国力终归还是不如唐朝 , 于是唐太宗不再发动大规模征讨 , 反而组织小股偏师进行袭扰 , 深入其国境 , 在其进行生产的关键时刻进行大规模的杀伤 , 不断地消耗其国力 , 让高句丽疲于应对 , 却又后顾不暇 。[985424.com]
唐太宗重新制定的袭扰战术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 从公元647年到公元649年 , 唐军多次进攻高句丽 , 均取得大胜 。慢慢的 , 高句丽国力变得越来越弱 , 而唐军则愈战愈强 。到了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 攻灭高句丽的时机成熟 , 唐高宗下令各路唐军分道合击进攻高句丽 , 这次的进攻异常顺利 , 唐军所向披靡 , 当年九月十二日 , 唐军攻破高句丽国都 , 将其地分为九都督府 , 由薛仁贵领两万唐军镇守平壤 , 设安东都护府 , 高句丽彻底被灭 。[985424.com]
对高句丽的战争中,隋炀帝百万大军为何还不如唐太宗的小股军队
文章图片
https://www.br />
通过比较隋唐两代对高句丽的进攻 , 可以看出 ,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 , 两朝四位帝王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去组织军队进攻高句丽 , 掌握着巨大国力和军力的隋炀帝因没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 使得三次出征均无战果 , 白白损耗了国力 , 导致国家的崩溃 。而唐太宗则因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 , 不断消耗其国力 , 使得高句丽疲于应付 。最终在高宗时被灭国 。由此观之 , 战略战术的合理与否 , 直接关系到这场对高句丽征伐战争的胜负 。copyright b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https://www./font>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