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https://www./font>
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淝水之战 。www.br />谢安以八万人击败了前秦百万大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就这样败给了东晋 。后续对前秦和东晋的影响都非常大,前秦灭亡、东晋偏安 。而这一场战争也给大家留下来不少问题,为什么前秦百万大军会顷刻崩溃?为什么东晋胜利之后不北伐?为什么东晋只能偏安一偶?接下来我们看看淝水之战始末 。内容来自br />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文章图片
前秦、东晋对比 今日新鲜事br />前秦 copyright br />
西晋末年,社会动乱,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北方也就沦为少数民族博弈的战场 。少数民族的优势就是军事,劣势就是不学习,所以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都不长久 。直到有一天苻坚平燕定蜀,天下九州百郡十居其七 。在苻坚和王猛两人的治理下,“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显然是小康景象 。但是前秦还有绕不过去的弊端,这一点在王猛遗书(注释1)中有提到 。王猛死之前直接指出了前秦的弊端,弊端如下: https://www.br />1:善始者未必善终:苻坚统一北方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也非常顺利,这样很容易滋生轻敌的念头 。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王猛劝苻坚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但事实上王猛的劝谏并没有用,苻坚还是滋生了轻敌的念头,以至于在王猛死后八年就开始南征东晋 。内容来自br />2:不被认可:虽然东晋偏安一隅,但是百姓仍旧以东晋为华夏正统,且上下安和 。而前秦就不一样了,自己内部都没收拾明白,贸然南下岂不是自讨苦吃?因此王猛执意劝阻苻坚南下,可惜苻坚没把王猛的建议放在心头 。https://www./font>
3:内部集权程度不高:鲜卑、西羌这些投降过来的贵族只是迫于前秦的威势,并不是真心归附 。一旦前秦遭遇失败,那么这些野心家就会成为前秦的仇敌 。因此王猛劝苻坚诛杀这些权贵,但是苻坚过于仁慈,并没有采纳王猛的建议 。后世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苻坚仁慈,还说:嬴秦亡于暴而苻秦亡于仁 。www.br />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文章图片
总结:前秦经过长期的征战,国内军民皆厌战(注释2),且国内有太多不稳定因素(权贵) 。而且苻坚只是名义上统一北方,掌握力完全不如东晋 。另外苻坚个人急功近利,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br />东晋 [985424.com]
晋怀帝即位之后,司马睿就在王导的建议下南渡建康,之后的司马睿和王导一直在笼络江左士族,他们对北方的事情采取作壁上观的消极心理 。虽然当时的一些士族还不太认可王氏和司马氏,但是司马氏和王氏都崇尚偏安,因此在江左也有一批支持人 。后续司马睿在建康称帝,而王导执掌朝政,谓“王与马,共天下” 。之后为了防止前秦南下,东晋做出以下对策: 内容来自br />1:笼络南方士族:王导劝晋元帝笼络顾荣、贺循,这两人是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在高官的诱惑下他们两个前来任职,随后南方士族也归附东晋政权 。拥有一个安稳的内部环境,这一点就要强于前秦 。www./font>
2:安置流民:永嘉之乱后,北方的百姓跟随世家南下,史称衣冠南渡 。王导在南方设立乔州、乔郡、乔县,安置来自北方的士族和流民 。这些人是从北方逃过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北方的悲惨,所以更加珍惜先有的和平 。www./font>
3:组建北府军:为了更好抵抗前秦,谢玄在广陵招募流民,并且严加训练,组成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注释3)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