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图]

鸦片战争中英之间第一场战争 。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在广东倾销鸦片 , 严重扰乱了广东社会 。英国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 , 目的为打开中国市场 , 倾销商品 。战争初期清军英勇作战 , 但后来还是以惨败结束 。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 割地赔款 , 丧权辱国 , 但此时大清朝其实还是愚昧麻木的 , 不以为然 , 还沉浸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 。https://www.br />很多人认为战争失败是武器装备和体制的问题 , 其实将军瞒报军情也是重要原因 。br />
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图]
文章图片
内容来自br />这场战争的过程我们都很清楚 , 英军全程都是在压着清军打 。但是在道光皇帝接到的奏折里 , 战争初期却全是清军大获全胜的喜报 。www./font>
比如鸦片战争开始前的两次武装冲突里 , 第一次冲突 , 英军自己的记录是只有几个人受伤 。林则徐的奏折里则说 , 击沉英军一艘船 , 击毙英军17人以上 。第二次冲突英军的记录是无人伤亡 。林则徐的奏折说:附近渔船捞到了敌人的帽子21顶 , 经过辨认 , 其中有两顶是敌人军官所戴 , 其余各种外国人的物件“不可以数计” 。这样的描述 , 让我们很难相信林则徐的奏折里没有夸大战果的意思 。今日新鲜事br />其实这还算是客观的 , 后面其他人的奏折更没法看了 。如虎门之战里 , 清军250人战死 , 100多人受伤 , 1000多人被俘 , 英军仅仅5人受了轻伤 。这完全是一面倒的失败 , 但是清方的奏折里赫然写着“共计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余名” 。第二次定海保卫战 , 英军战死2人 , 受伤27人 , 清方的记录里则写着“剿杀逆夷一千数百名” 。https://www.br />
https://www.br />下级官员隐瞒事实欺骗上级领导 , 导致报告和实情差异巨大 , 看起来似乎觉得不可思议 , 但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社会难以克服的顽疾之一 。内容来自br />在中国古代社会 , 有一些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 比较重要的主要有: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截留税款、瞒报上税人口 。这些问题历代朝廷都没有办法真正搞定 , 并且越到王朝末期就越发严重 。今日新鲜事br />也许你会想 , 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听起来并不是多么难办的事情嘛 , 皇帝下个命令不就行了吗?比如哪个土豪占的土地太多了 , 皇帝让他把土地分出来 , 他敢不从吗?或者收取他高额惩罚性税赋可不可以?至于税款截留、隐瞒人口的问题 , 皇帝可以下令整顿税吏 , 做大规模的清查人口嘛 。今日新鲜事br />实际上 , 这些办法都有一定的效果 , 中国历史上稍微精明一点的皇帝都干过这些事 。但除了开国初期外 , 其余的皇帝全都失败了 。远的不说 , 就说清朝的雍正、乾隆 , 他们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皇权巅峰时期的皇帝 , 也最终没办成这事 。copyright /font>
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林则徐瞒报军情[图]
文章图片
copyright br />
为什么呢? /font>
如果简单笼统的给个答案 , 那就是:在独裁社会中 , 朝廷缺少足够的监督力量 。今日新鲜事br />
皇帝固然可以设计各种监督机制 , 比如在各地设置监督官员 , 或像唐朝那样派宦官当监军 , 又或像明朝那样派遣特务 , 甚至像清朝那样采用秘密奏折制度 。但这些制度都有一个相同的缺点:负责监督的人数太少 。只要人数少 , 被监督者就总有办法买通监督者 , 共同欺上瞒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