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存量时代,内容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掘金

中小团队在微信生态创业的红利期过去了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一个仅有2人的小团队制作了系列打卡签到的工具类小程序,凭借优质的产品体验,DAU规模迅速达到百万级。团队通过接入微信广告快速实现了收支平衡。眼下,他们开始有了进一步扩张团队的规划。
7月29日,微信广告举办了年度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会场内挤满了在微信生态内获得成功的小程序及小游戏开发者,以及公众号和视频号创作者。其中,不少合作伙伴的年流水已经在短时间内达到千万级的规模。
在这场大会中,微信广告全面介绍了在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小游戏等四个领域的商业化变现最新进展,并升级了腾讯广告互选平台(下称“互选”)。其中,披露的不少数据、案例和政策都指向一个清晰的事实:微信广告商业化能力持续进化,现在依然是在微信内创业的好时机。
作者|存量时代,内容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掘金
文章插图
存量时代,红利从哪里来?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底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99.7%,无限趋近天花板。QuestMobile的数据同样呼应了CNNIC的结论,根据它的监测显示,202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同比仅增加0.5%。
在存量时代如何做大蛋糕?微信广告从商业化能力进化给出的思路是:分好蛋糕、找新蛋糕、做厚蛋糕。
【 作者|存量时代,内容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掘金】分好蛋糕,是在已有蛋糕的切分上更倾向合作伙伴。 截至7月初,微信广告今年对生态合作伙伴的分成总额已经超过35亿,同比增加28%;在分成比例上,公众号原创文章的分成达到70%,而互选广告(含公众号互选广告和视频号互选广告)面向创作者的分成则高达90%。不与创作者争利是人们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普遍印象,这一特点也将持续下去。
找新蛋糕,是在现有内容生态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量空间,视频号成为了目前新的探索方向。 视频号目前实际上承担着连接社交、场景和交易的枢纽角色,比如视频号直播带货就能够释放大量的交易转化机会。视频号是目前之于创作者而言的新的流量赛道。
作者|存量时代,内容创作者如何在微信生态掘金
文章插图
做厚蛋糕,指的是通过产品和技术层面的不断进阶,充分释放流量价值。 例如借助持续升级的广告变现能力,截至2021年上半年,小程序分成规模同比增长60%,开发者收益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更大幅度让利、寻找增量空间以及充分释放存量流量价值,三管齐下让微信生态内的红利仍然充沛,而这又吸引了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
这一点已经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披露的一系列数据中得到证实:截至今年上半年,微信广告月活跃生态合作伙伴突破百万门槛。尤其是小程序生态增长迅猛,流量主月活跃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加57%。
推动流量主加速涌入的诱因源自商业化实力的增强:一方面,微信广告客户数量相较去年提升两倍,广告主间的竞价推动了流量变现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据大会披露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广告变现能力的优化,不少流量主接入广告后已经实现收入激增——月收入达10万的头部流量主规模,在今年的同比增幅高达50%。
所以,微信生态内创业的红利期过去了吗?事实上并没有,恰好相反,它在流量大盘步入存量时代的映衬下,反而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后劲。
互选平台,商业化加速器红利期仍在,对内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但挑战也显而易见,当机遇不再遍布各处,实现增长就需要更准确的策略。
站在内容创业者的角度,回报的不确定性看起来是难以摆脱的梦魇,它极易让内容创业最终归于失败。深究根源,症结在于内容创业的变现模式过于单一。当变现模式不多元,创作者只能通过吸引流量兑现曝光价值,而这显然会抬高创作者成本。成本的高企和回报的不确定,往往就成为了压垮内容创作者的那一根稻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