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靠做儿童APP,他一年赚了1个亿( 二 )
02、做内容,靠广告赚钱
根据招股书,宝宝巴士目前已有200多款APP,旗下拥有“奇奇”“妙妙”“超级宝贝JoJo”“猴子警长”等多个IP形象,全球共覆盖达9900万月活用户,被称为“儿童版字节跳动”。
但有意思的是,拥有这么多款APP,宝宝巴士的主要营收来源却并非内容版权售卖。
公司的营收构成分为APP合作推广收入、音视频授权分成收入、儿童启蒙衍生品(公仔、玩具、书籍等)销售收入,以及用户付费下载或订阅的收入等。
其中APP合作推广收入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占比从2018年的72.7%,上升到了2020年的76.76%。
文章插图
具体来讲,公司通过研发制作并上架APP,吸引用户下载使用,依托获取的用户资源,APP内连接广告联盟客户,进行合作推广服务,借此实现分成收入。
所谓广告联盟,即互联网广告程序化交易联盟,通过程序化竞价实现推广内容的精准投放,比如百度联盟、今日头条穿山甲等。
根据招股书,百度为宝宝巴士最大客户,2019-2020年,公司通过百度带来的营收占比均超过五成。境外APP合作推广,则主要靠谷歌。公司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25.34%,上升到了2020年的28.56%。
虽然公司若能自己接洽广告商,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这样一来,公司就必须要自己搭团队,多费一份心思。
将广告销售业务全部交给广告联盟,赚钱模式瞬间变得简单起来,公司只要负责做内容,等着收佣金就可以。
因此,近三年来,公司一直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毛利率水平,2018-2020年度毛利率均值在95%以上,超过了贵州茅台。
但这并非等同于宝宝巴士就可以一劳永逸了。除去客户单一带来的困扰外,随着业务拓展,公司的销售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只有0.35亿元,2020年时,已经到了1.44亿元,增幅超300%,销售费用率也从13.93%,增长到了22.13%,净利率则从2019年的50.86%下降到了40.18%。
文章插图
其中,销售费用主要是业务推广费,占比在9成左右,即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活跃度等,而在APP应用市场内进行的广告投放支出。
按照一般逻辑,等公司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推广是否就没有必要了?
唐光宇也曾这么想过。2014年,他曾因判断错误,几乎把市场部全员解散,100多个成员组成的宝宝巴士里,市场部只有五六人,因为此事,宝宝巴士的用户总量减缓得很厉害。
“当时用户输入‘宝宝巴士’,出来的第一个APP还不是宝宝巴士。”唐光宇后来回忆道。这件事,让唐光宇加深了对市场部的重视。
也就是说,尽管宝宝巴士目前的用户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APP的全球月活能到9902.28万,但公司仍旧必须要不停地进行业务推广,销售费用难免会一直增加。
文章插图
导致销售费用增长的另一因素便在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像烟花一样绚烂又短暂。
宝宝巴士联合创始人兼COO庄鸿曾对外介绍,每款APP大约要十来个人开发参与,开发要一周时间左右。
之所以保持这样的频率,是因为家长对于APP的容忍时间在14天内,超过了就会担心孩子是否会“沉迷”。
所以,研发不能停。根据招股书,宝宝巴士的研发费用,已经从2018年的0.73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55亿元,增幅为112.33%。
产品可持续性弱,给宝宝巴士的业绩增加了负担。按照200款计算,相当于公司平均一年要开发20款APP,一款APP的开发时间在18天左右,以2020年计,一款APP的研发费用约773万元。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收割|什么都不会怎么做知识IP?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
- 价格战|薄利多销有多蠢?拼多多低价包邮,不是靠薄利,实则另有“套路”
- 黑鲨|腾讯买黑鲨做元宇宙,也许只是玩票
- 马云|当初,马云曾对一名女员工承诺:做满10年就分红2亿,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