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刷脸支付背后的技术公司:三年亏了14亿,奥比中光的风光与隐忧( 二 )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了这一战略转变的重要性:

  • 2015年,奥比中光研发出中国首款3D感知芯片,并正式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苹果、微软、英特尔的垄断地位被这家中国企业打破,奥比中光也成为了全球第四家具有深度计算级别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
  • 2017年9月的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iPhone X,成为了市场上第一台搭载面容识别的智能手机,良好的体验和市场反应证明了商用3D传感摄像头的价值和未来。
  • 2018年,奥比中光的3D结构光摄像头模组成功嵌入了OPPO发布的新款手机Find X,这也强力拉动了公司业务的增长。2018年和2019年,公司对 OPPO 销售收入分别为 9,737.13 万元、4,278.32 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46.46%、7.17%。
又过了两年,也就是2020年底,奥比中光开始筹备IPO,并于今年6月底正式提交了在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8年的努力后,这位40岁的科学家或许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IPO。
研发投入很大,整体亏损不小看过了创始人的创业故事之后,再来看看奥比中光此次招股书中显示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范围。
财务方面,奥比中光在报告期内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5.96亿元和2.58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6.89亿元及-6.82亿元,净利润累计亏损14.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078.61万元、431.27万元和-1.80亿元,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达2.7亿元。
对于这种持续的亏损,奥比中光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是:公司自创业以来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强度,并对骨干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然而,盈利困难几乎是人工智能行业初创企业无法摆脱的状况。国内"AI四小龙"中的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企业在过去几年营收呈现翻倍增长,但依旧无法摆脱亏损。云从科技在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近23亿元,依图科技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合计近73亿元,旷视科技在2017年至2020前三季度已经合计亏损超140亿元。
而在业务方面,奥比中光的情况并不复杂:主要产品包括 3D 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其中3D视觉传感器是主业,是其最大的营收来源。2018年至2020年,3D视觉传感器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6.55%、86.84%、71.28%。虽然比例在逐渐下降,但仍然处于主要位置。
【 研发投入|刷脸支付背后的技术公司:三年亏了14亿,奥比中光的风光与隐忧】技术水平方面,奥比中光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并且已经推动了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和产业化应用。招股书中显示:
“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一方面体现在已成功开发并规模量产出被众多细分行业龙头运用的 3D 视觉感知产品,产品性能满足各应用场景高标准要求,对标国际科技巨头;另一方面体现在由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所支撑的系统级优化能力,提升了开发效率与技术性能指标,加快了储备技术的开发进程。”
研发投入|刷脸支付背后的技术公司:三年亏了14亿,奥比中光的风光与隐忧
文章插图
奥比中光先进技术的背后是极大的研发投入。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奥比中光不仅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标准,甚至在有些方面甚至远远“超标”。
截至 2020 年末,奥比中光拥有研发人员 562 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 63.36%,远超科创板上市要求中“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10%”的标准;截至招股说明书出具之日,公司拥有 143项发明专利,其中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有 133 项,远超要求的“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的标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