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美团买菜APP体验报告——致力于提升GMV的一体化功能( 三 )


而叮咚买菜的菜谱区域把重点放在了直播功能上,后续应该也会在直播带货上发力~
报告|美团买菜APP体验报告——致力于提升GMV的一体化功能
文章插图
⑤ 购物车
购物车作为电商交易产品转化中最核心的一步,不同的平台业务导向不同,对于购物车的设置也不相同。
例如拼多多因为其客单低,且主要靠拼单模式直接付费,增加购物车反而使转化路径变长,因此并未设计购物车这一功能;而饿了么则因为平台含多商家,因此在单店选品时有一个购物车,对于所有商家的加购商品中也有购物车用于存放。
那生鲜类的产品,购物车同样具有两大核心功能:转化用户加购商品、营销提高客单价;由此视角来看美团买菜的购物车。
页面上最突出的视觉元素是【结算】,其次是【删除】,再次是中间区域的商品信息。所以这也遵照了购物车功能的优先级:

  1. 促进用户下单结算;
  2. 便于用户管理商品;
  3. 通过促销优惠活动提升客单价。
对比了几家竞品之后,发现因为平台想要利用购物车进行营销的动机比较重,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把购物车做的花里胡哨。单页面视觉来看,相比于盒马、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的购物车部分是做的比较重的,所以会有些冗杂。当然,这是设计层面的专业啦,我只是发表个人意见。
单从功能上来说,购物车基本包括:优惠券、会员引导、换购、商品展示、失效商品提示、可能想买几部分,与竞品在模块上的差别不多,主要是一些细节的设计。比如:
  • 对优惠商品展示了预估到手价,比较清晰地让用户感知到优惠。
  • 失效商品外漏【到货提醒】和【查看相似】,引导用户购买其他类似商品。因生鲜类商品可替代性比较强,所以在缺货失效场景下做强引导我认为是比较好的。

报告|美团买菜APP体验报告——致力于提升GMV的一体化功能
文章插图
⑥ 结算页
与同类竞品相比,美团买菜的结算页非常的简洁,只有一屏信息,包含了配送地址、支付方式、配送时间、商品清单、开通会员和价格区。
可以得知,在结算页此时最核心的路径是引导用户付款,不再展示多余的营销信息,唯一的广告是会员,但因为会员只涉及价格的计算,所以用户可以在结算之前比较快地做出决策,所以是比较合理的。
相比于同类竞品,页面比较简洁明了。
  • 在功能差异上,每日优鲜和多点有【缺货】选项,但可能因美团买菜和盒马以及叮咚买菜这种前置仓库存较全面,所以缺货场景较少,并且在购物车页面已经筛选失效商品,故在此页面未设计。
  • 竞品在结算页放置【发票】入口,美团买菜的发票功能放在订单列表里和【我的】下面的小标提示,可考虑此功能放在结算页。不过也可以理解,不放置【发票】入口是为了使结算路径更顺畅

报告|美团买菜APP体验报告——致力于提升GMV的一体化功能
文章插图
三、总结目前的电商产品中,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京东买菜和多点因其业务模式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的交易链路符合电商体系内,用户在使用生鲜类APP时本身目的性较强,增加用户粘性,在拉新的同时留存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产品体验和购物体验(商品、配送 、售后等)都是促进留存的重要环节。
综合购物车和结算页的功能设计来看,美团买菜在平衡提升客单和用户体验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产品的第一目标是GMV,所以所有的功能设计都服从于这一目标来进行优先级确认。
美团买菜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以优惠促销直接导向的付费体系中,用户如何不流失是一个需要必须重视的体验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