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唢呐的起源是什么时候?(组图)( 二 )


哥若在,尔等始终是伴奏 。这是唢呐的霸气所在 。内容来自br />


唢呐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唢呐的起源是什么时候?(组图)
文章图片
在很多人印象中,这么霸气的乐器必然是“中国土著”,其实不然,听这“奇怪”名字就可以猜出,它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乐器 。内容来自br />据资料统计,唢呐流行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甚至在有些国家,唢呐的流行程度并不亚于中国(但将唢呐玩出新高度的还得是中国) 。今日新鲜事br />
关于唢呐的起源,很多专家研究了很久,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www.br />第一种论点,以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他的著作《东亚乐器考》中的论述为代表,唢呐这个名字极有可能是波斯语zourna(或surnay)的音译,也就是唢呐源于波斯、阿拉伯地区 。美国出版的《世界乐器》也讲道:shawm(即唢呐)家族的乐器可追溯到古代中东和欧洲文明 。[985424.com]
第二种观点,以周菁葆1984年所撰《唢呐考》为代表,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中发现的唢呐图像证明唢呐在新疆地区的使用更早于波斯,surnay可能是突厥语,因此认为唢呐最早产生于新疆,而后由突厥民族传给阿拉伯、印度,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985424.com]
第三种观点,由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贾衍法在1996年撰写的《乐声如潮的唢呐之乡》中提出,认为唢呐在东汉时期已在当地流行,只不过那时不叫唢呐而叫“大笛”,到了明代才吸收采用了波斯语的音译 。www./font>

唢呐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唢呐的起源是什么时候?(组图)
文章图片
唢呐究竟源于何处,只能等专家慢慢考究,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最迟在中国明代,唢呐已经广泛出现在民间,不仅有了关于唢呐的文字记载,而且壁画和雕塑中的唢呐图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写实 。www./font>
比如山西汾阳圣母庙壁画中绘于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的唢呐,与今日之唢呐十分相近 。www.br />
又据《集成》四川卷记载,1982年,重庆市铜梁县发掘了两座明代官员的墓葬,分别为嘉靖和万历时期,墓中各有一组仪仗俑,每组各有两个吹唢呐俑 。br />并且,在明代,对于唢呐的历史、形制及功用都有了细致的记述 。内容来自br />王圻在《三才图会》中对唢呐有详细的描述: 内容来自br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 。不知起于何时代,当是军中之乐也 。今民间多用之 。copyright br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有言: br />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985424.com]
王磐在《朝天子·咏喇叭》亦有记载: copyright br />
喇叭,锁那,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copyright br />

唢呐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唢呐的起源是什么时候?(组图)
文章图片
到了清代,唢呐可以说是到了繁荣时期,这可能与大量地方戏曲的出现有关,从现已搜集到的民间资料来看,家传十几辈的唢呐艺人并不少见,时段正好跨越清代,也正得力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唢呐才得以生根开花,枝繁叶茂,成为民间鼓吹乐中的后起之秀 。br />再到新中国时期,我国涌现出大量的人民艺术家,他们对民间广泛流传的曲目进行改编和重新演绎,并创作出了《一枝花》、《庆丰收》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唢呐仍处于繁荣时期,并在各地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流派,有粗犷浑厚的东北派、清脆明亮的山东派、热情朴质的河北派、厚重有力的陕北派和柔润风雅的潮州派,无论哪一种流派,唢呐曲子总能能吹到人的骨头缝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