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font>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 。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 。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当然,就大将军和大司马来说,一般是后者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 。自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到东吴灭亡这数十年的时间中,曹魏、蜀汉、东吴这三国,一共出现了12位“大司马”,其中就包括了曹仁、蒋琬、陆抗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今日新鲜事br />
曹魏有三位大司马 内容来自br />
一、曹仁 copyright br />首先,就曹仁来说,是曹魏历史上第一位大司马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带队跟随曹操,任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 。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至此,因为晋升为大将军、大司马,曹仁自然成为了曹魏武将之首,地位更是在文武百官之上了 。内容来自br />
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图)
文章图片
br />二、曹休 copyright br />【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图)】曹休(?-228年11月8日),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将领,曹操族子(其父是曹操从弟)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 。曹操对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 。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曹休受遗诏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陈群、司马懿、曹真 。曹叡即位后,曹休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武将之首,封长平侯 。今日新鲜事br />三、曹真 copyright br />
在曹仁、曹休相继去世后,曹魏宗室将领的佼佼者,应该只剩下曹真了 。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 。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负责镇守曹魏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 。太和四年(230年),大将军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内容来自br />
蜀汉只有一位大司马 [985424.com]
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图)
文章图片
[985424.com]
蒋琬(?—246年),字公琰 。零陵郡湘乡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内容来自/font>
根据《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的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985424.com]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众所周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作为继承人,得以执掌蜀汉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大臣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