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全面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村村通客车(组图)( 二 )


打破传统公交地域界限 www.br />建设农村客运“零换乘”网络 https://www.br />我市还建立了与中心城区联系便捷、可靠的公交系统,逐步实现中心城区与县(市)公交线网布局的有效融合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181路公交线路,就打破了传统公交地域界限,为构筑市域大公交网络发展提供了成功样本 。同时,我市还积极发展“全域公交”“镇域公交”“毗邻公交”等城乡公交一体化新模式,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区域融合 。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所有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改造,县(市)城区公交网络覆盖中心镇和中心村 。象山石浦、奉化溪口等卫星城镇建成镇域公交,发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效应 。余姚与慈溪、鄞州与奉化、余姚与奉化等相邻区市加强合作,协调开辟了毗邻公交,覆盖沿途乡镇 。www.br />
在提升农村客运能力方面,我市着力加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县乡公路等级改造 。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农村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至2015年,港湾式停靠站达到6639个,配套建设一批公交首末站和回车场 。copyright /font>
在农村客运网络布局上,新辟、改线、延伸现有城乡农村客运班线,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较大自然村的覆盖率,宁海县通过改造,全县363各行政村实现公交通车率100%,自然村通车率达91.5%,1001个偏远冷僻自然村首通公交车 。并推行“假日班车、定制公交、朝夕公交”等适应偏远地区农村客运的“灵活化”经营模式,建设农村客运“零换乘”网络 。br />政府加大公交补贴力度 br />群众出行享受更多实惠 内容来自br />此外,相关部门还进一步增加农村客运建设投入,确立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同时,制订城乡公交财政补贴政策 。建立规范的城乡客运成本费用评价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 。特殊群体乘车优惠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支出等政策亏损,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 。公交客运企业增开城乡公交线路和优化车辆结构,对新增或更新符合标准的公交车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 。https://www./font>
在完善城乡公交客运票价体系方面,相关部门综合政府财政补贴、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和交通供求状况,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确立合理的城乡公交票价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公交同标准同票价 。实行公交化运营的客运班线,结合地方公共财政补贴情况,实施特定的票价优惠政策 。并鼓励城乡公交科技信息服务 。建立城乡客运综合信息系统,加快“运站”联网、“站企”联网和车站互联,实现线路、班次、车票、实载率等信息共享 。推广智能化调度和IC卡系统,推行城乡公交“一卡通”、“城乡通” 。推广新能源、新技术车辆,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交通 。br />
到2015年年底,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综合分值为1024分,整体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同时全市所辖六区、三市、两县全部达到AAAAA级水平,宁波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已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www./font>
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乡客运—体化发展,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随着宁波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交通必然要向多层面、大容量、快速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还将更多地关注出行的质量,使未来的交通系统更加安全、快捷、高效、方便、舒适、经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https://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