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小伙种菜种成达人 温州菜登上了雪龙号科考船(多图)

雪龙号科考船相关小知识,以下是畲族小伙种菜种成达人 温州菜登上了雪龙号科考船知识相关内容: copyright /font>
下个月,第一批产自瑞安梅屿的“本地菜”将登上雪龙号,进军“南极餐桌”,陪伴中国科学家开启第35次南极科考之旅 。[985424.com]
这批“国字号”蔬菜的供应商是依托瑞安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的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主打精品蔬菜,定点配送农产品到我市十多家单位的食堂、全国30余个市场及高端精品超市,也是一鸣的蔬菜供应商,今年还将精品番茄远销至香港 。https://www.br />
畲族小伙种菜种成达人 温州菜登上了雪龙号科考船(多图)
文章图片
br />梅屿精品蔬菜被摆放在高档超市的货架上 copyright br />这家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是“85后”农校毕业生雷大锋,他既是万科农业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秘书长 。这位年轻的合作社带头人探索“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让传统的种菜变得高大上 。如今,梅屿蔬菜合作社年产值8000万元,万科农业年销售额超2500万元 。www.br />
变身“泥腿子” www.br />
扎根田头赢得村民的信任 今日新鲜事br />在文成周山畲族乡上坑村长大的雷大锋,自小说的是畲族话 。2005年毕业后,他来梅屿工作至今,现在接到梅屿当地村民的电话时,他已经能自如地切换到瑞安话的口音 。https://www.br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徐坚研究员回忆,13年前,他在市农科院蔬菜所工作,兼任温州农校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 。他带着雷大锋等毕业班同学在龙湾天河实习 。与此同时,在全省推广番茄新品种的过程中,他结识了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的带头人黄则强 。黄则强当时正需要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他便推荐了踏实肯干的雷大锋,雷大锋和瑞安梅屿的缘分就此开启 。内容来自br />
“毕业时两个班80多位同学,只有三四人选择了去农村工作 。”雷大锋回忆,当时的工作环境还是挺艰苦的,没有像样的办公楼 。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时任理事长黄则强爱才惜才,还曾将雷大锋接到自己家里住了一阵子 。雷大锋说,那几年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才1000多元,但学到的东西特别多 。白天他跑基地,晚上熬夜写材料 。雷大锋说:“这段基层经历让他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 今日新鲜事br />当时还没有手机拍照技术,他带着相机到田间地头 。如果村民的菜地遇到了病虫害或者其他难题,他就拍下照片,晚上回到住处,用QQ传给学校的老师,求助解决的办法 。[985424.com]
雷大锋感恩地说:每当自己遇到技术难题时,母校的老师是他强大的“后援团” 。这样的技术帮扶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后来,村民经常拉雷大锋到田间地头看看蔬菜的长势,村民说:“雷大锋没看到,就不放心 。” 内容来自br />早几年的台风季是雷大锋最忙的时候 。台风过境后,雷大锋的电话常常响个不停,村民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接到电话后,他第一时间查看灾情,忙着为村民联系薄膜等物资,抓紧补种,尽可能减少村民的损失 。在雷大锋看来,“搞农业要有耐心,要花时间,和村民一起成长 。” www./font>
建营销队伍 今日新鲜事br />
抱团发展打赢“价格保卫战” /font>
经过几年的成长,雷大锋当选为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秘书长,他用年轻人的思维、创业者的姿态,带领合作社农户抱团谋发展 。https://www.br />作为温州最大的蔬菜基地,梅屿年产蔬菜约六成供应温州地区 。瑞安市马屿镇副镇长郑永卓说:单打独斗的农户没有营销队伍 。“如果行情不好,经销商就不到村里采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让农民有了议价能力,实现合作共赢 。” 今日新鲜事br />梅屿蔬菜合作社自建营销团队,哪怕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以保本价兜底收购 。“农产品滞销周期一般不长,只要挨过这个低谷,很快就会迎来价格的回升 。”雷大锋说:这也是合作制的一大优势,带领合作社农户抱团打赢“价格保卫战” 。梅屿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762户,涉及马屿、陶山、湖岭、仙降等4个镇(街),41个行政村,基地辐射面积7000余亩,带动农户4500余户,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产品统一销售等服务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