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万亿市场下,互联网装企的千亿市值梦还远吗?( 二 )
其次,装修施工最终要通过线下完成。以看似可以线上完成的设计为例,不管线上设计如何完美,最终也要配合线下量房完成,更不用说具体施工了。
这就意味着,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平台能做的事相对有限,很多时候只能充当引流、装修材料交易等工具,非常依赖区域的线下装修公司和工人。地域属性、线下属性强是渗透率低的另一个原因,这比生鲜电商还要头疼。
最后,互联网改造最擅长做的事情是标准化产品。以农产品为例,要实现线上大规模交易,最开始要做的就是非标的农产品变成标准的商品,但家装服务的个性化、非标准化属性特别重。而无法将服务标准化,就难以发挥互联网无限渗透的优势。
综上可知,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家装企业很难快速完成渗透来做大做强。
02 是什么让互联网家装的梦想“窒息”?尽管难,但改变仍在发生。
2021年之所以被认为是另一个“互联网家装元年”,一方面是疫情倒逼选择互联网家装的用户变多,叠加新一代消费者习惯线上消费,让互联家装的用户渗透加速。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大潮下,整个家装产业各环节数字化程度变高,让家装服务更容易量化和可控,推进了服务标准化进程。
这两个因素很关键。因为让互联网家装企业千亿市值梦醒“窒息”的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盲盒”般的服务体验。
有过装修的人都知道,装修堪称是抽“盲盒”。设计图和效果图是一回事,具体到装修过程中又是另一回事。
一方面跟具体施工的工人水平高低有关,比如泥工贴瓷砖,水平不同的泥工贴出来的瓷砖平整度和美观度差距很大,而且对材料的浪费也不一样。
另一方面则可能会有不少“增项”。如装修过程中发现之前确定的材料不够满意,要换好材料要加钱。另外由于装修过程非常繁琐,很多细节可能往往装修后居住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如房屋渗水、墙壁脱落等,但这个时候交易往往早已完成,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第二、“黑盒”般的流程管控。
房屋装修涉及“水电油泥木”等不同工种,又牵涉到设计师与装修师傅之间的沟通、以及众多品类的装修材料。最重要的是,装修是一项工期较长的活,一般装修差不多要2-3个月。
这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很难对整个装修流程进行把控。甚至诞生专门用来监工的“监理”业务。但即使是监理,也很难说实时对场地施工进行监督,这就装修流程管控像一个“黑盒”一样,你或许能够看到装修后的样子如何,但在装修过程中有没有偷工减料,有没有敷衍了事,并不可知。
第三、同质化严重导致的价格内卷。
无论是借助2015年第一波互联网家装潮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家装企业,还是新浪潮下涌入的互联网家装巨头。除去企业部分自营业务外,平台仍以整合线下家装企业、做供需匹配为主。
这也意味着,你在不同平台选择的装修公司,很可能最终施工执行的是同一家装修企业,服务也大同小异,这就导致行业服务同质化严重,同质化背后就是价格的严重内卷。这是装修企业经常爆出低价诱导用户先签约,后续又出现各种增项的行业乱象。
这种价格内卷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一般来说,在装修行业手艺好的师傅要价会相对较高,但师傅工价是装修公司成本的一个大头,这就导致一些装修公司会选择工价较低的师傅,从而或明或暗地影响装修质量。而装修公司,由于缺乏足够数据评估,也很难对师傅进行分级管理。
但是,随着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家装平台,一方面会让装修流程和服务等透明化大大增加,从而会提升用户的信任。另一方面也会家装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数据支撑的基础。这也是互联网家装企业迎来二波热潮的原因。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巨头|互联网巨头请回答2022:裁员、抠门、开放、下沉、出海、技术
- 互联网|QuestMobile:下沉市场月活用户近7亿,或成互联网掘金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