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代名将李光弼,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如郭子仪?(组图)( 二 )


为了应付朝廷军队在河北的一系列攻势,避免落入前后被掐断的境地,安禄山急忙调兵遣将,妄图吃下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郭子仪、李光弼两军 。6月,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牛廷玠等叛军将领在常山地区集结起7万兵马,其中,有1/5是安禄山的精锐同罗、曳落河 。https://www.br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郭子仪、李光弼摆出深沟高壑坚守的架势,“贼来则守、去则追之”,而且屡屡在半夜里袭击敌军大营,让对不方不堪其扰 。几天后,唐军大军出击,在嘉山大败敌军,斩首四万人;史思明几乎也被当场干掉,披头散发狼狈而逃 。www.br />
此战后,朝廷士气为之大振,河北各郡军民纷纷杀掉叛军守将归顺朝廷,身在洛阳的安禄山与范阳老巢的联络被掐断 。而往东南,被张巡所阻;往西,被哥舒翰挡在潼关,安禄山一时间进退两难、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甚至考虑放弃中原,撤回老巢,另做打算 。[985424.com]
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向朝廷建议:哥舒翰固守潼关、拖住安禄山的主力,他们二人则率军直捣范阳老巢,俘虏叛军将士的家属,这样一来,敌人势必会瞬间崩盘、不战而败 。/font>
若这一计划得以落实,那么安史之乱很可能在此时被终结,压根不需要打八年 。/font>
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皇帝本人为叛军送上了神助攻:在那时的李隆基眼里,任何将领都靠不住,即使是自己身前的当红炸子鸡哥舒翰;他听信杨国忠的意见,强迫潼关的大军出击,结果惨败于叛军之手,通往关中的大门被彻底打开 。copyright br />
唐朝一代名将李光弼,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如郭子仪?(组图)
文章图片
今日新鲜事br />在李隆基逃往蜀地的途中,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他命令李、郭二军与自己会合,另图后举 。李光弼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镇守北方重镇太原 。br />镇守太原,成为叛军西进途中的拦路虎 今日新鲜事br />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率十余万人进攻太原;而李光弼手下的精兵几乎全部赶赴朔方唐肃宗处,太原的兵马不到万人 。史思明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得意洋洋的说: br />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 br />即如果一举吃掉李光弼,唐肃宗的大本营就会彻底暴露在叛军眼前,大唐将毫无翻身的机会 。copyright br />
但李光弼无愧于史思明的克星,他充分发掘每位军人的特长,修城垒、挖地道,甚至挖到了敌人脚下,经常有叛军正在城下大骂守军,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没过一会儿,却在城头上被当众斩首;如此一来,没几个敌人敢靠近城墙 。同时,李光弼还让人制作了大量投石车,一石扔出,杀敌数十,让叛军闻风丧胆;不久后,叛军的大营突然地陷,人马死伤无数,正值他们慌乱之际,城中的唐军突然杀出,斩敌上万 。内容来自br />
其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被召回范阳,留下蔡希德继续围攻 。一个月后,眼见敌军疲态尽显,李光弼亲自率领敢死队出击,大破叛军,斩首七万多人,残余敌军仓皇而逃 。www.br />接下来,李光弼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使等职,继续战斗在平叛一线 。他先在河阳大破史思明,其后再次击败史思明援军,生擒敌将安太清、周挚、杨希文等人,顺利收复怀州 。www.br />然而不久后,在宦官鱼朝恩、另一位将领仆固怀恩的唆使下,唐肃宗犯了他父亲同样的错误:强迫李光弼进攻洛阳 。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唐军终于落败 。唐肃宗自知理亏,将李光弼任命为太尉,兼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副元帅,出镇临淮 。当时的叛军正趁胜利横行浙东,李光弼分兵进讨,很快安定了局 。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