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多图】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在开头便描述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和结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朝历代政权交替,似乎都离不开这种“死局” 。br />而三国时期的军事历史,离不开三场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这三场战役都是整个三国政权的转折点,其中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更是蜀国由鼎盛转入衰败的一个关键点 。内容来自br />许多人无法理解,在夷陵之战中,蜀国出兵不超过八万人,即使全军覆没也不过八万 。而在汉中战役中,蜀国就丢了二十万的兵马 。那为什么鼎盛时期的蜀国,会被一场伤亡不过八万的战争拖累至此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br />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多图】
文章图片
一、急功近利,败光家底 内容来自/font>
夷陵之战,败不在一场,而是一系列失误所致 。首先,刘备出兵的时机就大错特错了 。当时襄樊战役中,关羽败北,与其子一起被俘虏杀害,吴国也趁势夺走荆州南部的土地 。今日新鲜事br />《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刘备若想匡扶汉室,荆州就必须是蜀国的土地 。荆州的丢失,让刘备大半辈子的努力付之东流,再加上关羽之死,国仇家恨一起来,刘备就急了,当下起兵对抗东吴 。br />
此时,蜀国的将领们对于攻打东吴,都觉得时机不对 。赵云、诸葛亮等人都出来劝阻,但刘备求胜心切,也不顾他人反对,毅然出兵 。今日新鲜事/font>
此时队内不和,军心无法统一,大事便决不能成 。军队将士又诸多疲惫,一个错误的开头开不出正确的结果,最后只能军心涣散,失败告终 。www.br />
此时的刘备实在过于渴望胜利,带了黄权参战,却还要兼顾防御魏国的偷袭 。两线作战,诸多烦扰,必不能成 。copyright br />反观东吴这边派出了陆逊应战,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陆逊一直耗着刘备,耗到蜀军早已没了耐心,才一鼓作气,用火烧连营的计谋,直接将蜀军700里的大营烧得干干净净 。蜀国所有军事储备也烟消云散,刘备无奈败走至白帝城 。www.br />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多图】
文章图片
这场战争最终导致蜀国的兵力损失至少三万,而且其中参战的主要将领都身亡了 。当时蜀国建国不过一年,就面临如此巨大的损失,资源损耗巨大 。内容来自br />但更主要的是,经历过这场战争之后,蜀国的兵力锐减,其中攻打东吴的军队中不少被俘虏,而防御魏国的军队也直接投降了魏国 。吴国和魏国的兵力大大增加,而蜀国的军队又一蹶不振 。今日新鲜事br />
在当时的年代中,以蜀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想要在短时间内招兵买马,重建雄风,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使军师诸葛亮能力再出神入化,也无法一次又一次化腐朽为神奇 。https://www./font>
二、后患无穷,烂泥扶不上墙 copyright /font>
这场战争还带来了一个间接的损耗,就是刘备之死 。内容来自br />
刘备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夷陵之战的第二年,病逝在了白帝城 。www.br />众所周知,蜀国建立的基础完全是靠着刘备的个人名望,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名号,才引得多人跟随 。汉朝天下在当时的余威还在,刘备作为汉景帝之子的后代,蜀国夺取天下是真正的名正言顺 。https://www.br />刘备临死前,出了一场名留史书的大戏——白帝城托孤 。这个孤儿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copyright /font>
夷陵之战的失败,让鼎盛时期的蜀汉走向了什么局面?【多图】

推荐阅读